當然,與此類似的還有仿制海響尾蛇的海紅旗7。以86步戰為底盤改造的紅旗7防空戰車,裝備了紅箭73或者25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的反裝甲戰車。
原本88年才服役的plz-45自行火炮,也已經在87年就已經少量裝備部隊。
當然,不管再怎么少量,山諾的合成旅總是第一個接收先進裝備的部隊。
這還只是陸軍,空軍方面的優勢就更不得了了。總數五十一架的f14戰斗機已經裝備空軍,換裝了tf-41加力型的f14簡直脫胎換骨。掛載鳳凰導彈的情況下,放眼東亞頓時有些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
雖說f14還要保衛祖國北方的天空,但這次仍然調動了二十架f14進入南方機場,并且配備了大量的殲八和少部分的殲八ii戰斗機。
顯然,曾經畏懼于蘇聯金蘭灣存在的中國空軍,這次總算是有了些底氣,不打算做戰場之外的看客了。
而經過這幾年的磨劍礪鋒,軍委總參顯然也希望能夠實際驗證一下,這個發展方向是否正確。
如何驗證?一場還沒打完的戰爭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既能以打促和,又能檢驗改革方向,還能推動中蘇關系的發展。
這話聽著有點奇怪,安南是蘇聯的盟友,怎么打了他的盟友還能反而促進兩國關系發展?
這就要求這次戰役要達成的目的,也是山諾樂的都快要找不到北的原因。
必須要安南意識到,這場戰爭再進行下去弊大于利。哪怕有蘇聯人的支援,安南也已經沒有了和中國較量的能力。
蘇聯人保不了你!哪怕安南已經服軟,但畢竟還是有些希望,仍然極不甘心的在柬埔寨磨磨蹭蹭,妄圖實現自己東南亞小霸的野心。
安南在88年私下與中國和談,結果明明已經被兩山輪戰耗盡了力量,卻仍然因為堅持柬埔寨戰爭,而決定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這說明,安南仍然還欠一個決定性的教訓。從他們在戰后的宣傳來看,也認為安南軍隊戰斗力比中隊更高,若非是火力和人數屈居劣勢,否則便不會戰敗。
山諾的任務,便是用這幾年來錘煉出的合成旅,告訴安南人——哪怕有蘇聯人給你撐腰,你也已經窮途末路。如果不想被打回到石器時代,最好是滿足中國的一切要求,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只有打服了安南、打怕了安南,徹底將他在桌面上所有的賭本都一掃而光,迫使他們不得不收斂自己的野心,這才能讓安南人口服心服的做到談判桌上來。
以打促和,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