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第一個跳下了直升機,向著茫茫未知的戰場跑了過去——這話不準確。
“通信兵!”
諒山前指。
空突營二連長宋柯的聲音在開闊式的空突營指揮部響的整個指揮中心都能聽得到了,他此時正站在距離子彈山不遠的一片空地前,身后是源源不斷正在從直升機上跳下來的士兵,身邊則半跪著一個背著通信電臺的通信兵。
通信兵手上的自動步槍聲音,在整個指揮中心回響著。電臺的信號經過通信無人機的中轉,幾乎是無延遲的回響在所有合成旅的指揮官耳邊。
“報告營長,二連已經抵達第一戰術點,正在被敵山腳守備連猛烈進攻,請求火力支援,請求火力支援!”
不用問,宋柯請求的請求的火力支援,絕不是在要求plz-45自行火炮,那155毫米射程“只有”39公里的曾程榴彈支援。
兩者目前直線距離超過一百五十公里,plz-45未免力不從心。
“空軍指揮部請協調作戰。”山諾迅速向空軍指揮部的徐主任下達命令。
空軍的作戰參謀此時已經在呼叫空中待命的戰機:“白鵝洞幺、白鵝洞兩,準備前往增援。真理洞勾、真理幺洞,反輻射掩護!”
經過四十分鐘的空中對抗,在有著四架f14戰斗機充當預警機的情況下,河內北部的天空已經被共和國空軍所掌握。
而與此付出的代價,也不過是十架以內的殲七戰斗機負傷或者墜毀。但它們擊墜的米格23m和米格21bs,數量卻已經超過了四十架以上,堪稱是一次完美的勝利。
共處一室的徐主任很快回復:“兩架強五強擊機已經在攻擊途中,預計一分鐘內抵達。”
強五這種老爺機別看裝備的時間早,但實在是一種從思想到設計都相當優秀的戰機。兩側進氣的設計比殲八2早了小二十年,強調的是在不完全掌握、甚至是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強行對前線戰場進行支援。
它的戰場生存力、速度和火力,可以說是完全為當時的共和力所量身定制。十一噸的最大起飛重量,讓它成為一架當之無愧的炸彈卡車。
早就已經在戰場上空巡弋的空軍戰機,打開加力迅速向子彈山靠近。一分鐘內,已經足夠這些戰斗機抵達河內以北、諒山以南戰區的任何一個地點。
然而事實證明,安南空軍并非坐以待斃。在接到子彈山預警雷達遭到攻擊的時候,空軍司令就已經意識到自己這唯一的一只眼睛如果被破壞,那么安南空軍就真的要變成一個瞎子了。
此時他顧不得再保全實力,急忙命令周圍的駐防陸軍向子彈山增援。與此同時,向保護子彈山預警雷達的防空導彈陣地下達了開機命令。
薩姆二導彈是安南曾經大量裝備的一款防空導彈,最多的時候曾經裝備了30個營防空軍!在越戰期間,這種導彈大顯身手,曾經給美軍帶來非常慘重的損失。
但這同樣說明一件事,那就是美國人對這款導彈的研究可以說是非常深入。
當子彈山周圍的防空導彈雷達開機,為強五攻擊機護航的f14戰斗機便已經迅速鎖定來了他們的雷達輻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