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七歲,對一個八十年代的女人來說,已經是足以被稱為“婦女”的年齡了。
不過對于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冉妮來說,人生卻不過剛剛開始。1985年的繡城,暫時來說似乎還看不到什么改變,這座工業城市的前景相較南方的特區,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的寬廣。
難得的周日,冉妮的母親卻起的比上班的日子還早。做了小米和大米的二米粥,桌子上是雞蛋醬拌茄子和辣白菜兩樣,手藝絕對是沒的說。
這不是,原本還打算睡個懶覺的冉妮,不自覺的就被饞蟲從被窩里勾引了出來。
呼嚕嚕——
“哎,粥還燙著呢,也不知道喝慢點!”冉妮的母親拍了她一下,然后在她對面坐了下來,下意識的嘮叨道:“你都這么大閨女了,怎么一點也不穩重。人家二十七的姑娘,孩子都該上小學了。你看看你,連個對象都沒有。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該讓你出什么國、留什么學!”
“媽,難得一個周日,我說您就不能讓我耳根子清靜一天……”
冉妮放下粥碗,抱怨了一聲:“真要是不喜歡我出國留學,前些日子我剛回來,您老怎么見天的在小區里跟人吹牛,說你女兒是個國外留學回來的?”
“嗨,那都哪年的老黃歷了!”冉妮母親撇撇嘴,哼道:“我算是想清楚了,你這個留學碩士頭銜一點用也沒有。男人聽了你的學歷,說不定對你有意思都不敢上門了!誰愿意娶個比自己學歷還高的老婆啊!”
“那是男人自己有問題,我也沒說非要找個比我強的?”
“可那些男人不這么想啊!”
“好啦、好啦,媽,你就讓我好好歇一天,別提這些煩心事了吧?”
冉妮三下五除二的喝光了碗里的粥,抹了把嘴站起身來:“媽,我中午不回來吃了,您幫我把工作服洗一下,不然下周可沒得穿了。”
“好好,路上小心!”
繡城計算機廠,名字上雖然叫做計算機廠,但它的主要生產任務卻是一種功能很簡單的“臺式”計算器——是真的臺式計算器,大小和三十年后的超市收款機差不多。
電子管計算器,別看個頭大、反應慢、容易出故障。但是國內電子產品稀缺,繡城計算機廠生產的這種笨拙的計算器,竟然也還算是好賣,廠里頗有點“小確幸”的感覺。
冉妮今天沒有穿工作服,一身大v領半袖襯衫和半膝裙子,騎著自行車在路上的回頭率幾乎是100%。在經濟不怎么發達的繡城,穿成這個樣子那絕對是非常洋氣的了。
最近電影院剛上映了一部叫做《街上流行紅裙子》的電影,喚醒了中國人幾十年來壓抑的對服裝美的熱愛。冉妮這樣的打扮,簡直可以說是引領潮流,一路上不知道讓多少人的眼睛長在她的身上。
今天雖然是放假,不過冉妮還是來到了繡城計算機廠。并不是她要加班,而是和人約好了在廠里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