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的發熱,突然顯示出現亂碼、甚至是干脆不顯示號碼,丟傳呼和突然死機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
有些是摩托羅拉在七十年代的設計缺陷,有些則是在生產中造成的質量不過關。
以當前國企的生產環境和管理能力,已經不是胡文海預計的千分、萬分之一的不良率。流入市場的國產尋呼機不良率,很可能已經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間。
主要是這些企業,大多沒有生產半導體芯片產品的經驗。生產中的針腳焊錯、漏焊,或者干脆就是電路短路,人手焊接的質量忽高忽低,又缺少自動焊接的設備。
沒有質量管理,但采購的芯片卻是實打實的支出,國企體制導致不良產品連被淘汰都不能接受——昂貴的半導體芯片如果被人為生產損壞,在如今的外匯使用制度下,簡直是犯罪級別的生產事故了。既然如此,把殘次品塞進包裝箱,讓后扔給供銷社不是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反正供銷社也是國家經營的,并沒有盈利任務。我生產都生產出來了,你總不能不要吧?就這樣,瑕疵品們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供銷社的柜臺上面。
有些年輕人用兩年不吃不喝攢下的工資,好不容易買了一個尋呼機。結果不等出門,剛開機就出現了問題。
轉頭找供銷社理論,認識人的或許就給換一個,不認識的這年月可沒有三包政策。
結果很多人就這么用幾年的積蓄,換來了一個什么用也沒有的塑料疙瘩。買尋呼機的不是年輕人就是有點級別和路子的中年人,前者吃了虧頓時又鬧出了好多事情來。
供銷社的蠻橫不用說,這些國企廠家可沒有電子計算機公司那樣原價回收貨物的承諾,當然更不可能給消費者負責。
很快,社會上關于國產尋呼機的反對聲音就越來越多起來。
這些民間的呼聲,很快就出現在了當地的報紙上。然后又有中央級媒體轉載,然后再發出評論。
這時候,臨安的一份報紙上突然爆出了兩張照片,以及一份社論。
吳中電子廠的生產車間里,生產零件亂糟糟的擺放的到處都是。一個點焊的工人一邊抽煙,一邊滿不在意的將焊完的電路板,扔到了一個堆滿了電路板的箱子里。
而在車間的墻上,赫然印刷著四個大字:車間重地,嚴禁吸煙。
在這幅照片的旁邊,則是一個明顯由外國人操作的生產車間。車間里面窗明幾凈,工人都穿著白大褂。自動生產的流水線上,是一個個從機器里吐出來的焊好針腳的電路板。
工人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流水線上的電路板拿起來,檢查上面的焊點是否標準合格。不合格的產品會放到旁邊的箱子里,被碼摞的整整齊齊。
光是這兩張照片的對比,就太刺激人了。
社論先是報道了最近在臨安發生的多起購物糾紛,原來都是在供銷社銷售的尋呼機出現了問題。
出現問題的尋呼機各個品牌都有,并不是只有吳中電子廠的產品。緊接著作者筆鋒一轉,又拿出了摩托羅拉尋呼機做對比,似乎從來沒有人因為在郵電部門購買摩托羅拉尋呼機而遭遇質量問題?為什么同樣是摩托羅拉技術生產的尋呼機,偏偏一個問題多多,另一個卻很少出現問題?
是不是我們的體制出現了問題,為什么到最后吃虧的都是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最后文章引出社論的焦點,摩托羅拉公司好心開放尋呼機的生產授權,但是究竟中國企業有沒有能力生產尋呼機?
社論剛一出爐,立刻就被幾家中央級媒體引用。緊接著在帝都幾位專家站了出來,從各個角度開始論證,電子產品生產需要什么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