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總,胡總快來!”
魯冠球見胡文海走在了后面,急急的轉過身來,拉著他向會議室里面匆匆而去。
在會議室的會議桌旁,已經有人站起身來在等在那里。魯冠球興沖沖的拉著胡文海過來,伸手就開始介紹道。
“胡總大概還不認識,我來給介紹一下。這位鄧紹深,萬寶家電的總經理,鄧總在白電行業現在可是聲名鵲起,有做國內一哥的趨勢啊!”
“這位是萬潤南,不用多介紹了吧?胡總和萬總的四通公司都是做高科技的,想來肯定有共同話題!”
“還有這位——”
“哈!”胡文海擺手攔住了魯冠球的介紹,笑道:“馬勝利!馬總可是大名人,我怎么會不知道?”
此時的馬勝利,正處于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1985年因為一篇新華社的長篇通訊《時刻想著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廠長馬勝利》而聞名全國的馬勝利,憑借創造了“承包”這一模式,如今在中國不僅是一個商業大鱷,更是一個政治明星。
馬勝利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承包制從農村走進工廠,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一個創舉。承包制煥發出來的、與國營工廠不同的蓬勃生命力,甚至讓當時的領導們冒出了“一包就靈”的想法。
而很有些人、很有一段時間里,將承包制當成了解救中國國營企業和中國經濟的良方。
隨著馬勝利承包的企業效益越來越好,1987年他便開始不滿足于石家莊這家小小的紙廠,發出了承包20個省、100家企業的豪言壯語。
時間到了1988年,馬勝利接連不斷的將各種各樣的榮譽和獎項攬到自己的懷里。尤其是第一屆全國優秀企業家的桂冠落在他的頭上,標志著他已經是當前中國企業經營者中站第一排的人了。
在他的心中,中國馬勝利造紙集團,更應該是中國第一梯隊的企業。
然而他再怎么膨脹,或者說正是因為站在了如今的這個高度,才越發明白胡文海的成就代表著什么。
馬勝利略帶尷尬的笑著,和胡文海握手道:“和胡總比起來,我這點成就算的了什么,什么名人這種話在你面前是不能說的。”
“胡總的名聲確實不顯啊,不過新科集團的名字就不一樣了。”
魯冠球插進來話:“胡總在國內的名氣恐怕還不如在美國的,我們和通用談生意,最近美國人客氣不少。一問人,嚯,我們中國竟然出了一個世界首富?別說那些老外,我也是嚇一跳啊!”
“胡總的名氣不顯,那是低調,值得我們學習,可又學習不來的本事。不過新科集團如今中國第一企業的名頭,倒是能說上家喻戶曉了。你們哪用打什么宣傳廣告?各大報紙上的招聘啟事一放出來,這職工待遇全國哪個比的上?誰高誰低,一目了然嘛!雖然你們自己不說,但大家心里可都有桿秤。”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