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三國演義黃巾之亂的電影在香江上映,不其然的掀起了一陣輿論風潮。
一部電影有認為好的,自然有不好的人存在。而這部王扶林第一次拍攝的電影,在技巧上無疑是有些瑕疵。
但不論是不同意見的哪一方,至少有一點是無法否認的。
那就是視覺刺激的震撼。
給胡文海在戰爭場面中留下最大印象的電影,是當年他看《天與地》最終川中島合戰一幕交戰場面時候的震撼。
不僅是場面的宏大,而是秩序。
有序的戰場場面帶來的精神刺激,是絕對超過了數量帶來的視覺感受的。
一個符合人類認知和有節奏的百人戰爭場面,好過雜亂無章的萬人亂斗。
在這方面《天與地》算得上是為胡文海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更是他心中的一部經典作品。
雖然很可惜這部電影要到1990年才能上映,但導演角川春樹卻就在那里。三國演義雖然不能放到日本去拍攝,但卻可以把日本導演請過來交流。
角川書店雖然在日本鼎鼎有名,但如果是三菱財團出面邀請,角川春樹當然是說不出那個“不”字來。
有了角川春樹作為顧問,王扶林的戰爭場面拍攝的比歷史版本上好了幾個數量級。
電影要參考歷史和原著,但也不能完全被歷史和原著所局限。至少在歷史原型上進行有限發揮是沒有問題的,角川春樹帶來的戰爭拍攝思想,加上胡文海的無限量投資,就在這部電影的觀眾大腦中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戰爭的雄壯之美、謀略之美和秩序之美,這些對于香江觀眾來說,是從來沒有體會過的。
劉關張三兄弟帶領的軍隊,不再是一群穿著紙殼“皮甲”的亂糟糟隊伍,而是專門定做的、經過專業美工在歷史原型上進行設計的真正甲胄。
當如林般樹立在戰場上的古代軍隊出現在觀眾眼前,他們毫不懷疑歷史上的那支軍隊就是這個樣子。
兵種配合和對戰爭策略的描寫,讓觀眾能夠生出自己在“閱讀”戰場的感受,智商上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這樣一部電影,雖然在節奏和商業性上還有所欠缺,但已經足夠讓人產生足夠的觀影愉悅。就像好萊塢大片在劇情上的薄弱并不會影響它獲得的贊嘆,技巧上的不成熟同樣無法掩蓋宏大戰爭場面對觀眾內心的沖擊。
《三國演義黃巾之亂》的上映,在香江這個市民文化的城市中頓時掀起一陣熱潮。
這畢竟是三國演義,不是好萊塢拍攝的其他國家的古代戰爭片,不是亞歷山大,不是羅馬,不是馬其頓,不是南北戰爭,不是埃及艷后,而是三國演義。
只三國演義這四個字,就足以讓很多中國人或者華人走進電影院了。
“這真是……”
勞德龍手挽著寧木凝從電影院里走出來,但他卻有一種感覺,仿佛自己仍然身處于那個漢末時期的金戈鐵馬的亂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