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其實我們熊貓項目敢夸這個海口,還真就是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啊!要說擺平海空軍的矛盾,這話就是總裝和國防科工委,恐怕都不敢打包票。但是您知道我們熊貓項目最大的投資人是誰?總裝備部當然是大投資方,但新科集團的胡文海胡總才是最大的單方投資人。空軍眼巴巴等著的蘇27貿易,這里面離不開胡文海的美金。海軍在赤瓜礁坐沉的那艘‘民船’,本來就是新科集團的資產。海軍的新驅逐艦,動力系統嘛,呵呵——”
屠基達指了指身邊的吳大觀:“還得靠重型工業動力進出口公司生產的燃氣輪機,吳老正是這家公司的董事局成員。海空軍雙方,說實話都要賣胡文海幾分面子的。”
“不過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胡總最上心的項目,永遠是我們熊貓國產化。”
屠基達說完,臉上似笑非笑的樣子看著西飛的總經理常暢,就差沒得瑟的在臉上寫下兩個字——“有錢”了。
對于每年至少兩億人民幣開發資金的熊貓項目組來說,對比起西飛、沈飛和成飛這些,一個項目幾千萬就要見到成品的“窮苦人”,確實是闊到不知哪里去了。
“至于說采購數量,這個常總就更不應該擔心了。我認為國家現在全面停止二代機的生產,以及殲轟七、超七這些機型的研發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屠基達信誓旦旦的說道:“在九十年代有望投入生產的重型三代機,只有熊貓戰斗機這一個平臺。即使殲十項目不受影響,作為空優機,它也無法替代熊貓戰斗機的位置。中國三代機機隊更不可能完全依靠蘇27的進口,所以不論是海軍還是空軍,必然會大量采購熊貓戰斗機。以中國目前的軍事需求,兩三百架熊貓戰斗機也不過是打底。只要攻克了它的對地攻擊系統,后續升級型號繼續累積到五百架以上也不是什么難事。”
“我說句實話,只要西飛能夠拿下熊貓國產化項目,未來二十年不僅吃飯不是問題,而且絕對能在中國航空業上占住一個最為耀眼的位置!”
西飛的常經理低頭沉思,如果真如屠基達所說,那么國內目前戰斗機的項目應該就只剩下了兩個。
成飛的殲十地位無可動搖,聽說今年總書記剛從魔都到帝都赴任,最先視察的軍工單位就是成都的611所。
長者當著總裝和空軍一干領導的面,親自保下了“十號工程”的地位。對被f-14和蘇27養叼了胃口的一些空軍領導,甚至是說了不少的重話。
十號工程的研發預算不僅要補齊,甚至還有大幅增長的趨勢。而十號工程和熊貓國產化這兩個項目,在進入子系統研發和生產這一步,也有逐漸合流的趨勢。
同為三代機,電傳系統的開發自有一定的共性。雷達方面,熊貓和殲十預計裝備的也都是脈沖多普勒雷達。動力上,顯然屠基達和兩位吳老,也不打算就這么吊死在tf41上面。后續的熊貓升級機型,應該會追尋性能更加優秀的發動機。甚至是兩機的蒙皮、結構和武器系統、通信系統,這些子系統上面同樣可以互相借鑒。
這兩個國字頭的項目共同投資一部分基礎研發和生產能力,開發出來的產品可以滿足兩者的共同需求。
綜合熊貓和殲十兩者的所有資源投入,這將是一個至少一百五十億到兩百億的大項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