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對部委抬出地方、對地方抬出部委,這種手段對當時的國企來說是用的再熟不過的手段。需要的時候,可以熟練的在兩個體系間自由切換,這是一個國企領導的必備業務能力。。
大國企們雖然誰都不說,但顯然“獨立王國”絕非是浪得虛名。
非要等到國家稅務改革,將財權抓回中央,成立國資委、部改企等一系列改革手段多管齊下之后,才算是把中央的意志可以貫徹到下面的國企之中。
莫文祥的話雖然不好聽,但反過來把問題丟給何文治,何文治自己也有些舉措不定。
一旦下面的國企并不需要部委給與資源,像西飛這樣反而是部委要求著西飛,用搞國際代工的資源去填補熊貓生產線的窟窿。而新的合資企業不要錢、不要權,技術有美國人和德國人,資金有新科,西飛自家關起門來搞這么個項目,還真是無從下嘴。
不論是莫文祥還是何文治,其實都知道所謂的資源占用就是一個借口。何文治最擔心的,其實是西飛的支線客機搶了md-82的市場。
雖然上飛手里這條md-82的生產線產品已經和民航簽了合同,但何文治看的要更遠一些。通過代工合作上飛掌握了md-82的生產技術,到時候當然不希望國內再冒出另外一個競爭對手來。
之前西德mbb公司和西飛合作的mpc-75項目就是基于這種考慮,何文治硬是指示中航技攪黃了這次合作。
誰想到西飛竟然還不死心,這次硬是拉來了新科和格魯門這兩個巨頭,看來是鐵了心想要在支線客機市場里插上一腳了。
要不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何文治皺眉咬牙,md-82對上飛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而上飛對何文治來說同樣重要。他這個副部長的基本盤,就是從給運十試飛背書起家的,早就與上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但是直接下文要求西飛不許搞合資企業,這個就太說不過去了。部委上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就去這么做,下面的西飛也不是隨便揉捏的軟柿子,官司說不定一不小心就要通天的。
不過作為中央部委,航工部畢竟還是有一些大殺器在手的。
“我認為像西飛這種不聽招呼的行為,直接和上級部門進行對抗,這種企業對法律法規毫無敬畏,生產和管理環境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航工部應該停止向西飛頒發新的生產許可證,向民航總局建議也不要對新客機發放標準適航證。”
“老何,這么做有些過了吧?”莫文祥有些驚訝的搖起頭來,否決了這個要求:“西飛這次的合作對象有格魯門和西德的mbb公司,目標是設計一款美國標準的支線客機。如果部里因為某些原因不發放生產和適航許可證,到時候faa卻頒發了國際適航證,這個責任可就大了!”
莫文祥雖然愿意在一定程度上顧及何文治的要求,但絕對不會愿意承擔起這么大的責任。墻內開花墻外香這種打臉劇,他可是沒有一丁點興趣。
目前來看,西飛這個項目成功的可能性不小。最重要的是熊貓國產化還要指望西飛自己填不少窟窿,這可是和十號工程并列受到新任大長老重視的項目,絲毫都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