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觀對沃爾的轉變有些目瞪口呆,搞研究拿手的吳老,對商場上這些彎彎繞實在是沒什么領悟力。
這頃刻之間,自己之前說的話還被沃爾給懟了回去,怎么一眨眼美國人自己就把這套理論給搬出來了。
而明明麻煩一大堆的西飛,反而是矜持起來,竟然還搶著要把問題往自己身上攬?
不是吳老看不明白,實在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
“不,沃爾先生,西飛是非常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企業。對于合同,我們向來是要絕對按照條款執行的。既然格魯門公司有不同意見,我們當然要尊重……”
“我們沒有意見!”沃爾連忙高聲否認:“沒有,沒有任何意見!我覺得之前的合同已經非常讓人滿意……”
說到底,沃爾之所以希望更改合同,是基于正常狀態下的商業考慮。
西飛這個合資企業是個什么狀況呢?它是重型工業動力進出口公司的子公司的皮包公司的投資基金參股,而重型工口公司則是新科集團的外圍企業,是屬于“雜牌軍”的新科航空發動機研究所的延伸機構。航空研究院的院長吳大觀在這里面只擔任了一個執行董事,而吳大觀在整個新科科學院則并沒有太特殊的地位,新科科學院則是新科集團下設的一個研究機構……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從沃爾的角度看來,這家正在籌備中的合資企業,實在是距離胡文海來說太遠了。
雙方信息的不對等,使得他并不知道,熊貓國產化這個胡文海最關心的項目已經落戶到了西飛。
而這么一個所謂的“皮包合資公司”,則是胡文海在新科集團戰略部署上最為關鍵的一顆棋子。
西飛負責對外聯絡的副總能夠把電話打到胡文海的尋呼機上,實在是不太奇怪的一件事情。
羅素點頭又搖頭:“不論格魯門公司是否有意見,西飛對航工部建議產生的風險已經做出了決定。實際上您的消息還是有些落后,西飛剛剛已經將這些額外的風險化解了。”
“你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沃爾有些驚訝,他本以為格魯門要干脆吃上這個啞巴虧,沒想到事情竟然已經解決了!
他實在是難以相信,難到是胡文海出面,說服了航空公司們接受西飛的飛機嗎?可航空公司們有什么必要聽取他的要求,畢竟新科在航空運輸業并沒有什么影響力啊!
羅素驕傲的點頭道:“是的,或者可以說正在解決之中,但可以確定的是之前的問題已經不能稱之為問題了。”
“你們是怎么解決的?說服那些航空公司嗎?如果有這個影響力,西飛為什么不早些動手?”
“不,我們并沒有說服那四家航空公司改變決定。”羅素搖頭道:“雖然這些承諾并不那么可靠,但西飛目前在高層的關系確實無法與上飛抗衡。但我們有我們的解決辦法,用胡總的話來說,對于一位世界首富,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羅素沉吟一聲,接著不等別人發問,直接便公布了答案。
“新科集團以及中國寶利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家名為新利的航空公司,新利航空的第一筆采購計劃,就是從西飛訂購一百架新舟600飛機。除此之外,還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只要五年后西飛能夠順利進入支線客機市場,保證采購不少于兩百架西飛生產的支線客機,并且為此向西飛首先支付十億人民幣的預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