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海再怎么厲害,吳小雨再怎么天才,新科集團再怎么資本充足,難到能憑借一己之力,實現中國對美國科技的超越?
別開玩笑,這太不科學了。
在路易斯看來,鐵通手機的功能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但這最多就是思路問題,有了思路憑借美國先進的技術水平,還不是分分鐘把中國人反超回去?
胡文海確實是商業天才,但他在技術上卻未必就一定那么強大了。
知己知彼的路易斯早就研究過胡文海的發家歷史,他手上的高科技產品挑選的都是發達國家沒有進入的領域。比如說鋰離子電池,igct,還有總段造船,這些技術都是開創性的,典型的思路決定勝負。
這說明胡文海確實不愧是個天才人物,但也間接證明了他的底蘊不足。
在歐美的傳統優勢領域,他便沒有什么亮眼的表現了。反而是從國外大量的進口相關技術,借此在中國謀取暴利。
從歐美和蘇聯進口先進技術,然后在中國本土賺取超額利潤,這差不多就是國外絕大多數商業分析機構對胡文海商業模式的總結了。
在這個角度看來,胡文海更像是歐美高科技企業在中國的買辦。跨國企業們面臨高昂的政治風險不敢涉足中國的情況下,能有這么一個渠道當然是再好不過。
而作為資本家的自覺,相信胡文海一定會盡力維持這種發達國家對中國的技術代差,因為只有這么做才是最符合他利益的。
至于中國發展出來的高水平技術,最后不還是落在了跨國集團們的手里?在他們看來,胡文海先生,可是資本最好的朋友呢。
他的成功當然有個人奮斗的因素,但也不能忽略他背后站著的是整個中國。如果不是有這么一個大市場在支持他,新科集團憑什么能夠在世界上混的風生水起呢?
而通信技術領域,顯然是美國的傳統優勢項目。中國在前幾年甚至連程控交換機都沒有實現國產,軍隊的通訊設備還是美軍的二戰水平,全國的電話門數說不定連紐約一座城市的數量都比不過。這樣的國家里,怎么可能實現對美國通信技術的全面超越?
所以鐵通手機的背后,肯定是胡文海一貫的解決方案,用思路來彌補技術上的不足。
只要吸收了他的思路,再超越并不是問題。
就這么讓自己得到寶貴的手機樣本,這肯定是胡文海最嚴重的失策。
路易斯之前便是這么相信的。
但事情往往并不會這么容易的就按照他的劇本發展下去。
斯溫白臉色有些發黑,他點了點頭,皺眉道:“這部手機的技術,工程部主管給了我一份非常詳盡的報告。如果他的結論沒有錯誤,中國人在這方面至少領先我們十年時間。”
“十年!”
路易斯的聲音尖銳的像是手指甲在劃過黑板,眼睛瞪起來如同樊少皇。
他可一向是以自己充滿了沉穩個性的男中音而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