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除了足球,這一方式鮮有不成功的案例。
“凝光一號的誕生,意味著中國在半導體工業領域正在接近世界領先技術水平。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需求和引導,為了支持中國微電子領域的技術進步,國家決定在未來十年內投入一千億人民幣,建設遍及全國的信息高速公路!”
“鐵道部在建設完成京津特快實驗線路之后,決定于1991年開始進行中國鐵路的第一次提速。預計到1995年,將鐵路的主干線路全面提升到160km/h,實現我國鐵路運行速度的大跨越!”
“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去年實現產能超兩千萬噸,造船種類從散裝貨輪向集裝箱輪船、油輪和滾裝輪發展,正在與法國接觸引進lng船的建造技術。”
“魔都大眾普桑國產化項目進展超過預期,已經于今年八月完成了80%的國產化任務。魔都大眾總經理表示,國產桑塔納絕不搞瓜菜代,國產零件堅持德國大眾標準,達到100%合格率……”
“我國建成五萬噸單缸水壓機,渤海省宣布投建國內第一座國產超臨界蒸汽輪機發電機組,這一技術將使我國目前的電力緊張局面得到極大改善。”
這一天的新聞聯播恐怕是注定要載入史冊一般,后面的新聞條目各個都能驚爆觀眾的眼球和血管。
國家也是打算借著亞運會的機會,將這幾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好好展示一遍。
就仿佛2010年的中國人,忽然聽到,咦?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你不是在開玩笑吧,怎么感覺一天之前,我們還很窮來的?
我這早上剛起床,連牙還沒刷呢,你跟我說這個?
很多看了這一天新聞聯播的中國人,紛紛表示很有這種感覺。
剛從八十年代走出來的人,心里還有著中國還很落后的心理慣性。
“我十歲八四年第一次到鎮上才看到電燈,當時我就被震撼了,這東西太先進了!”
這不是一個人的經歷,而是一代人的生活。八十年代,很多地方連通電都還沒做到,什么時候國家竟然實現了這么多的成就?
這一天新聞聯播里的內容,哪怕是大城市的人看來,都跟科幻小說一樣。
新聞聯播的半個小時并不足以說明這些年中國大地上發生的變化,央視干脆借著這個機會,利用后面的半個小時搞了一個改革開放成果專題。
其實很多東西不需要多說,只要把數據列出來,就已經足夠震撼的了。
當年放出豪言要15年趕上英國,50年內超過美國。趕英超美因此被大批特批,認為是主席發動大躍進的“罪證”了。
人們忽然發現,這才四十年不到的時間里,竟然就已經完成了這個目標?
一億噸鋼產量的數據擺出來,著實是讓埋頭苦干的中國人有些發懵了。不知不覺,竟然就實現了我們當初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也不僅是鋼產量,化工、化肥、汽油和發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高科技領域的發展,當這個專題做出來之后,全國上下頓時沸騰了起來。
中國雖然還沒有成為一個強國,但無疑已經走在了這條道路上。
為此大家這些年受的苦,似乎都不那么沉重了。
中國人并不是什么民族不行,只不過我們現在正處于低谷,這是歷史的客觀規律,但我們總有一天能夠重新強大起來。
至于說“河殤”什么的,這是什么?能吃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