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
格羅夫聽到這里,頓時瞪大了眼睛。
胡文海倡導的服務器聯盟,這些年已經逐漸顯現出了他的威力。
intel的處理器雖然仍然是壟斷霸主,卻是有些處境尷尬。市場上intel的處理器仍然銷量常虹,但買家的議價能力卻變得強大了起來。
面對集團大客戶主導的市場,壟斷地位帶來的優勢便被買方的議價能力所抵消了不少。再加上服務器/客戶端模式減少了用戶對高性能處理器的迫切需求,intel的利潤比歷史上要少了不少。
intel雖然仍然如歷史預期一般推進著處理器性能的進步,但是已經逐漸的力不從心起來。比照歷史同期,intel如今要衰弱的多。
另一方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服務器模式讓用戶意識到追求性能導致大量資源被無效浪費是個性價比很低的事情。工作中客戶端能做到的事情,我在家里要配一臺高端pc才能實現,心里怎么可能平衡?這就導致個人pc進入家庭,變的更加困難了。
intel急需一個理由,讓pc能夠走進千家萬戶,這才能把intel如今的市場優勢轉化成勝勢,坐穩硬件霸主的寶座。
很顯然,eos的網絡系統,戳到了intel的敏感點上。
歷史早就已經證明,能夠促使用戶硬件升級的動力一般來說有兩個。一個是大制作游戲消耗pc資源,另一個就是操作系統升級導致pc無力負擔其計算任務。
后者對促使用戶升級硬件效果顯著。
網絡應用加對硬件要求高的可視化操作系統,這就是給了pc進入家庭一個最好的理由。
胡文海當年給intel挖的坑,如今親手給填上了。問題是時代已經不同,如今胡總已經是服務器聯盟的邊緣角色,而intel卻是在焦急的尋找同盟。
這時候站到intel的戰壕里,獲得的可不僅僅只是友誼。
“對于eos系統,甲骨文公司的策略是傾向于開放授權。在eos系統的框架下互相兼容為前提,讓所有的硬件平臺都能分享這一系統帶來的便利。甲骨文公司本身將不謀求在eos的pc操作系統之外其他操作系統的市場,并且會以極低的價格,向oem企業提供我們的產品。”
沒錯,胡文海并不打算在操作系統上賺錢。實際上他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讓微軟賺不到錢,就是最大的勝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