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心中,至少確實是有著愛國的種子,是曾經也熱血過的革命者。
或許執政日久之后人在權力的腐蝕下發生了改變,但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薩達姆只要還有理智,對比一下胡總泄露的美軍軍力與伊拉克的軍力,就明白這場戰爭根本沒有勝利的希望。
在這種情況下,薩達姆重燃曾經的愛國精神和革命熱血,也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了。
為了伊拉克的未來犧牲自己,這個幾率雖然小了一些,但歷史本不就是由無數巧合構成的嗎?
12月14日這一天對于胡文海來說,和對于很多人來說一樣,心里都是仿佛坐了一次過山車。
當鮑里斯潘金真的在總統府大門前宣布伊拉克同意投降的時候,胡文海是不知所措的。
如果海灣戰爭真的不打了怎么辦……
美帝如果真的腦抽沒有跳伊拉克的坑,這未來十年少不得把中國往死里懟。
胡文海就是給中國賺回再多的錢來,也填不上失去九十年代戰略機遇期的坑。
那可真是把天都捅出個窟窿了。
胡文海這是重生之后,第一次意識到蝴蝶效應的可怕。
幸好,幸好,幸好。
當布什宣布他的四點意見的時候,胡文海真心想給他來個“狂吻美利堅”了!
真的。
在那一瞬間,老布什臉上的每一個褶子,都仿佛散發著天使一般圣潔的光輝!
“說真的,有那么一瞬間,我甚至要懷疑自己的性取向了。”
雖然這一天里大家的心情都是過山車,不過胡總的這個過山車是特別的大……
誰能想的到,胡文海不過是想坑一把美國大兵,卻不小心差點把自己給坑了進去。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知見障”了吧。
不過正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薩達姆這么一搞,胡文海驚訝的發現,伊拉克這個坑,竟然有變沼澤的趨勢。
九十年代的伊拉克還不是那個被聯合國制裁,餓了十年肚子,對薩達姆統治早就已經絕望的伊拉克。
正相反,經過薩達姆這么一搞,美軍單邊行動失去了國際道義,伊拉克人的心氣和原歷史里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正面戰場美軍摧枯拉朽,但是這伊拉克的治安戰,美國人打算付出多少代價?這海灣戰爭的四十萬美軍,有多少要留在這個國家維持占領?
不用多,伊拉克這么大的國家,美國人維持個十萬人根本不夠——原歷史伊拉克戰爭之后,美國是把伊拉克人心氣打沒了,還保持了十五萬人的駐軍。這一次,少二十萬駐軍就等著四處冒火吧!
麻蛋,二十萬精銳的美國大兵在伊拉克呆上幾年,還得防備此起彼伏的反抗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