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這點手段,798廠勉強維持著2600名職工的生產和生活。
若非是國家突然組織了美國采購團,若非是在飛機上遇到了胡解放,若非是他抱著些微的希望聯絡了新科集團,說不定帝都顯像管廠就要接受日本企業苛刻的合資要求了。
不過顯然,歷史就要在這里來一個急轉彎了。
“按說夏廠長遠來辛苦,按理說應該休息一下的。”胡文海專門從帝都趕回繡城,可不會是想家了而已。夏雪宜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正趕上了這件和他息息相關的大事。
胡文海有些歉然的說道:“不過時間不等人,我們的測試馬上就要得出結果,只能先委屈了夏廠長。”
“胡總說的那里話。”夏雪宜連連擺手,有些好奇的問道:“就是不知道胡總說的,究竟是什么事情?”
“嗯。”
胡文海略微沉吟,說道:“不知道夏廠長對led光源了解多少?”
夏雪宜敢登門拜訪,當然是事先做過功課的。事實證明,在未來能闖出一番名頭,沒有人是簡單選手。
他微微皺眉,很快就眼前一亮,試探的說道:“胡總說的,難道是前兩年曾經角逐科技進步獎的藍光led技術?新科……新科科學院已經完成了生產技術的研發嗎?”
胡文海含笑點頭:“是的,新科電子研究院已經完成了led生產的核心裝備,步進投影光刻機的研發。”
led藍光是led光源中最后被攻克的領域,紅光和黃光都已經能夠產生,但偏偏只差了藍光無法合成白光。
而沒有白光,led的應用自然要受到極大的限制。
自打前兩年胡文海在申請科技進步獎的時候,一口氣扔出幾篇諾獎級論文之后,藍光led的開發在國際上又掀起一陣熱潮。
然而胡文海敢扔出論文當然不會毫無準備,藍光led的專利他早就已經在全球進行了注冊。只不過當時國內還不具有生產條件,所以暫時耽擱了下來。
到了1990年,新科電子研究院與帝都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進行合作,開發的一氟化氪(krf)激光光源終于能夠滿足要求,裝備到了“新江(新科、江光總廠)微電子所”研發的第三代投影曝光光刻機上,完成了亞微米光刻機自產的最后一步。
被命名為流光3.1的投影光刻機,實現了完全100%的國產化。從鏡頭到機械,從光源到系統,全部都是由國內廠家配套生產。干法光刻節點1微米,采用浸入式和光學鄰近效應矯正等技術后,工藝節點可達到0.8微米級別。
至此,藍光led的生產技術已經萬事俱備。相較于傳統照明技術,led照明的優勢相當明顯。
一片藍海,正要在胡文海的描繪下,對夏雪宜和帝都顯像管廠徐徐展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