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眼里,華爾街高盛這種資本,和洪水猛獸也沒有什么區別了。
然而話說回來,晴天送傘、雨天收傘,這是金融業無法避免的本性。和資本來自哪里,其實并沒有什么關系。就是胡文海創立的中鐵建投,在這上面也無法免俗。
最多就是在胡文海確定的戰略投資方向上,中鐵建投能夠忍受的風險要更大一些。
所以從一開始,胡文海的思路就是如何能把國際資本擋在外面。而以他今時今日的影響力,對國內相關政策的制定肯定有著強烈的示范作用。連著在國際上收割了幾茬韭菜,國內也很擔心,別自家地里好不容易種出來的莊稼,也被人給割了韭菜。
然而,正如那句話所說。
事情正在起變化。
讀了點資本論的胡總,看問題的角度跳出了自己過去狹隘的層次。
如果是九十年代放開金融管制,當然要擔心國際熱錢來割韭菜,玩幾手資本運作導致金融沖擊實業資本。然而話說回來,到二十年后國內積累的國際資本也不算小了。國際熱錢通過各種手段,早就打破了金融封鎖。
這要說,是不是中國經濟命脈都被國際資本給控制住了,中國就此國將不國了?
事情正好相反,二三十年后,中國資本在國際市場上反而要嚇的那些“國際資本”瑟瑟發抖。真正是買啥啥漲、賣啥啥跌。但凡哪個中國股民學到一成本事,發家致富不是難事。君不見南美洲的毒販都改行走私鐵礦了,石油期貨市場看著兩桶油都瑟瑟發抖。正常情況下,國際市場表示拒絕帶中國小朋友一起玩。
至于說國際資本到中國國內來興風作浪?不存在的,完全不存在的。
就中國政府手里那四萬億的外匯儲備,我們趕時間,索羅斯各位你們一起上吧,能讓gdp跳0.1個百分點算我輸。
想通了這一點的胡總思路豁然開朗,其實早五千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意識到了“堵不如疏”這句話。然而知易行難,直到這一刻,胡文海才戰勝了自己,真正意識到了這句話應該如何解釋。
“美國人正在籌備將關貿總協定改組成國際貿易組織,這其中最重要的改變,就是將服務貿易加入了國際貿易管理的范疇。”
童廣志來到大使的辦公室,這里可以確保他們這次談話的安全。雙方落座之后,大使便珍而慎之的在保險箱中拿出了一份文件。
“當然,童部長作為復關談判的負責人,這方面肯定比我清楚。”說著話,大使將打著封條的牛皮紙檔案袋放在辦公桌上,推到了童廣志的面前:“國內希望童部長能夠抓住這次機會,借助中美貿易談判的優勢,敲定中國成為國際貿易組織創始國的身份。哦,鑒于我國的經濟水平,中國必須在wto中享有發展中國家的優待。”
“為了能夠說服美方支持我們的要求,這份文件里準備好的就是你能夠利用的資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