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要不——”
白登順吶吶的站起身來,有些不知所措:“要不就先搬出去吧,我來搬!我去找幾個同事,請他們幫個忙好了。”
“不不,白登順同志,請你先坐下。”
冰益連連擺手,站起身來正色向在他身旁的場務說道:“既然房間里擺不下這么多人和設備,那就不要都擠在這里了。除了攝影,其他人都出去吧。”
“出……出去?”
場務一臉懵逼,詫異的問道:“領導,人都走了,誰來打光、誰來錄音?誰來給白家人化妝,還怎么做采編啊?”
冰益斬釘截鐵的點著頭,不容置疑的說道:“不要燈光,錄音你們留下一部隨身聽就行了。化妝也不用了,采編由我來親自做!”
“這,怎么能這么搞?這不像話嘛……”
不光是場務,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目瞪口呆的看著冰益,不知道他究竟想做什么。
這可是上電視,而且還是央視!東方時空是央視要在晨間時段重磅推出的欄目,這么重要的節目沒有錄音、沒有燈光,被采訪人素顏露面,主持人自己客串策劃采編,這不是成了草臺班子做派了嗎?
不過冰益有自己的想法。
新聞節目的看點在哪里?是燈光還是錄音?或者是化個精致的妝容,偶爾蹦出幾句俏皮話來?不,新聞節目最重要的是內容,是給觀眾一個看問題的角度。
那么白家的這個新聞,應該用什么角度呢?炫耀財富?還是展示科技成果?又或者是要把白飛這個“神童”給捧上天?
這些套路不需要有冰益來做,不論是大眾軟件從技術角度進行的報道,還是其他媒體已經挖掘出來的交易細節,這些消息已經充斥了宣傳系統。
而關于白飛的各種神童光環,更加是傳揚出了幾十、幾百個版本。就連他小學時候寫的作文登上過《小學生優秀作文選》這件事都給翻了出來,像是分析課文中心思想一樣,逐字逐句的給分析了一遍,最后得出一個“神童就是與眾不同”的結論來。
如果只是把這些內容重復一遍,那東方時空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冰益需要一個新的模式,需要一個新的角度去把白飛和他的家人介紹給觀眾。
那么這個新的角度是什么角度呢?冰益在那一瞬間,腦海里冒出一個絕妙的想法來。與其強調白家的特殊,為何不強調他們的普通呢?
白登順就是個普通工人,白飛只是一個學習成績過得去的高中生。白家的房子又小又破,實際上白飛的生長環境與千千萬萬的中國孩子并沒有什么不同。
沒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說,千萬富翁這個夢,是每一個家庭都可以做一做的。要說白飛唯一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他的學校附近,正好有那么一家可以上網的網吧而已。
對,這個報道角度一定能夠引起廣泛的反響!
冰益沒有理會場務的詰問,而是我行我素的對現場工作安排起來。
“好了,除了攝像以外其他人都出去。對了,給我留一個隨身聽,再拿一套記事本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