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有足夠能力投入聚變研究的兩個國家,蘇聯本身是“偽裝成加油站的國家”,自己吃的就是石油資源的紅利,對新能源的需求又不迫切,沒有理由太迫切的對可控聚變進行研發投入。
而美國就更依賴石油經濟了,好不容易建立的石油美元體系,核聚變成功造成的世界動蕩對這個體系的威脅有多大,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的清楚。哪個實驗室若是真敢把聚變技術開發出來,分分鐘會被石油大亨們請去做土飛機。
美蘇都沒有理由投入資本去大力開發核聚變技術,投入不足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然而,在核聚變的俱樂部里,如今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玩家。
中國在九十年代之前,還是石油出口國。然而到九十年代之后,不僅是石油凈進口國,而且還將會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和美蘇兩國不同,中國不僅沒有操縱國際石油供應的能力,而且本身還是貧的驚人的貧油國。國內油田大多不是開采殆盡就是開采困難,開采的石油品質低劣、成本高昂,可以說是吃夠了石油資源的苦頭。
中國開發核聚變技術,可以說沒有絲毫負擔。正相反,只要中國太陽點亮,那么將再也沒有任何因素能夠威脅到中國的工業系統。在三心兩意的核聚變俱樂部里,只有中國才是真心實意想要開發核聚變的。
歷史上,文明進步往往伴隨危機。寒帶地區因為食物匱乏,于是產生了農耕文明。歐洲人因為窮的活不下去不得不揚帆出海,于是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反觀熱帶地區,因為食物唾手可得,幾乎沒有值得一提的文明。而富足的東方享受著美洲白銀的流入,也錯失了大航海的機遇,
中國從崛起開始那一天,就面臨著能源的危機。面對這個危機挑戰的結果,決定了中國未來一百年、甚至一千年的命運。
所以在這一方面,胡文海雖然沒有絲毫重生的先知優勢,卻是不論多么巨大的投入都不會皺一下眉頭。而有了他投入的這一百億美元,國家必然要給等離子體所提供相當的配套資金。最少,國家投入也要和胡文海的投入持平,否則核聚變如果真的“萬一一不小心”被一家私營企業搞出來,那不就太尷尬了嗎?
這些問題萬元熙未必沒有考慮過,不過此時此刻,他的心里就只剩下無法掩飾的狂喜了。
從天而降的一百億美元,這可是一百億美元!他感覺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似的,美好的充滿了不真實。說實話,萬元熙就是做夢,都沒有夢到過會有這么一天。
“到1995年,拿出一個實驗堆的設計,時間可是有點緊吧?”胡文海瞇著眼,嘴角再也掩飾不住笑意,問道:“萬所長,你們這個有沒有什么困難?”
“困難?”萬元熙大手一擺,這時候哪能和投資人慫了?當即就是一個萬系三連:“什么困難?不存在的,唯一的困難就是沒錢!”
話是這么說,不過萬元熙心里畢竟還是打鼓。核聚變的實驗堆,這是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工程,能不能搞的起來,他還真是心里沒底。但不管有底沒底,他肯定都要表現的胸有成竹。
胡文海看著萬元熙硬撐的樣子,卻是笑而不語。對等離子體所的信心,他可是比萬元熙來的更強。
有了充分的資金支持,ht-7裝置的進度加快是必然的事情。在原歷史上,中國的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堆,就是從1998年開始立項,到2000年動工,只用了五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工程建設。
有了胡文海的支持,新聚變堆計劃如果從1995年開始動工,到2000年左右完工,也不過是比歷史上快了五年而已。
任何實驗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了這個實驗堆的底子,在這個實驗堆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改造投入。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將其逐步建成與歐洲iter堆類似的完善的實驗堆。到時候與進度拖沓的iter相比,中國的核聚變實驗將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進而甚至都不知道iter項目還能不能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