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胡文海說的這條從哈薩克斯坦到烏克蘭的路線,并非是無中生有。
俄羅斯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被稱之為亞歐大陸橋。作為連接歐洲和亞洲的主要鐵路路線,它的本身條件實際上非常糟糕。
西伯利亞大鐵路穿越的是漫長的西伯利亞冰原,天然氣候惡劣。冬天的極寒天氣和夏天的濕地沼澤,對鐵路線路的維護都是極為沉重的負擔。
線路長、緯度高、氣候惡劣,再加上基礎建設水平低,鐵路技術條件差,工人缺乏、經濟低迷等一系列問題,這條鐵路線的運量實際上是無法肩負亞歐交流和運輸需求的。
但是亞歐兩塊大陸之間的交流又是迫切、剛性的,海運雖然廉價,但也有它無法克服的缺陷,鐵路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需求。
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的建設,過往由于受限于蘇聯方面的態度,因此始終無法推行下去。
然而在蘇聯解體之后,這條從哈薩克斯坦聯通亞歐的“第二亞歐大陸橋”,就擺上了日程。
這條新的亞歐大陸橋可以說是得天獨厚,首先它的全部線路都避開了高寒區環境。作業條件優良,維護成本更低,鋪設的成本和西伯利亞大鐵路更是沒辦法比。
其次它的距離更短,相比西伯利亞大鐵路少了兩、三千公里。并且沿途有眾多無封凍期港口,這些港口所在區域經濟相對繁榮——相比西伯利亞來說,因此吞吐量巨大,適合陸海聯運。
一般情況下,第二亞歐大陸橋相比海上運輸,運費能節省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時間能夠節省一個月以上。僅這些優點,就對渴望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了。
而實際上,原歷史中國也確實是在蘇聯解體后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推動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的打通工作。協調聯系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從1992年開始著手,打通這條大陸動脈。
只不過胡文海的設想和這條路線略有出入,原本計劃中的第二條亞歐大陸橋是借助哈薩克斯坦兩條南北方向的主干路段,經過莫斯科,抵達歐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