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對于蘇聯解體,如果說得利最大的國家是美國,那么最為高興的則是德國。
作為冷戰中美蘇對峙的第一線,曾經半個世紀的經歷,對于兩個德國來說都是不堪回首的。
蘇聯解體,對于美國人來說,“不過”是一個宿敵倒下,贏得了一場殘酷的競爭。而對于兩德合并之后的德國來說,卻不啻是一次新生。
排除了蘇聯的威脅,德國人終于可以走出二戰和二戰之后的陰影,得到了久違的安全感。不用再擔心哪一天,蘇聯的鋼鐵洪流沖入西歐,不用擔心以鄰為壑的英國人把核彈砸到自己的腦袋上。
沒錯,整個冷戰中,北約的戰略中心思想就是這么制定的。只要蘇聯對西歐發動進攻,我們就核爆德國!
德國人在冷戰中究竟是個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半個世紀的冷戰再加上前半個世紀動蕩的兩次世界大戰,德國人幾乎有一個世紀都處于動蕩之中,對于國家安全感的缺乏幾乎深入骨髓。
然而另一方面,因為美國主導的戰后世界體系等原因,曾經的德國國防軍淪落到什么水平,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從這一方面來說,不得不給美國人豎個大拇指!調教一個國家、從思想上將一個民族閹割,這個手法還真就是只有美國成功了。
縱觀二次大戰的兩大軸心國,德國和日本那曾經鞭撻整個世界的軍隊,到了四十年后變成了什么樣子?甚至是他們的國民,又變成了什么樣子?周末下班的德國國防軍,還不如雅庫扎的自衛隊,不言而喻吧。
這樣的背景下,德國人要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
科爾表示:瀉藥,沒空表示,正在開香檳慶祝。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若非蘇聯自己玩脫了,德國人何至于敢給英國人臉色看呢?
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在北約顯然擁有很大的發言權。從七十年代德國馬克與歐洲主要貨幣采用聯動匯率以來,德國經濟始終都是快速增長的,難道過去就沒有英鎊貶值的壓力了?
英鎊虛高是英國吸血歐洲的工具,被吸了小二十年,德國突然之間就不愿意對馬克貶值了……
要說這里面沒有蘇聯解體的原因,那也得英國人愿意信。
德國總理科爾的腰桿子,那是第一次這么硬氣。
“英國人這次被量子基金瞄準,對我們來說未必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