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通用的發動機,也從來沒有一步到位的時候。ge9核心機是六十年代研發的產品,其裝配的發動機從f101到f110以及cmf56。而f101縮小又開發了ge15核心機,ge15再發展出yj101渦噴,yj101加上外涵道就成了f404,f404和f101雜交得到了f110……
這樣從ge9發展而來的各種改進、衍生和迭代型號上百種,性能在早期的時候也并不如人意,各種指標也是一邊用一邊反饋一邊改進而來的。
如果ge9當年試車也噴零件就下馬,是不是以后就沒有通用的這些后續型號了?
如果是原來歷史上,軍工系統只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背景,胡文海也會認為渦扇10確實走了不少彎路,能省一點資源給正確的路線總是好的。
不過胡總這小十年來從海里折騰到天上,為的是啥?不就是瘋狂的給軍工系統開了個“show_me_the_money”的金手指嗎?
現如今的軍工系統,比歷史上曾經的九十年代都闊到天上去了!
太行發動機的思路雖然是錯的,但誰也不知道它的試錯對后來中國航發發展究竟有沒有什么關鍵的影響——至少,胡文海作為一個愛好者,確實是不敢斷言渦扇10和渦扇10a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的。
甚至來說,太行項目取得的經驗,對后來江和甫的渦扇15究竟有什么意義都不是他能夠知道的。而一旦以ge9核心機開發太行的這條路線下馬,那么還將出現另一個嚴重的后果——這意味著中國航空發動機徹底與美系分道揚鑣,成為被蘇系主宰的市場。
胡文海不知道這兩條路線究竟孰優孰劣,那么這兩條路線就都不能放棄。只有一條腿走路的,那是瘸子。不管什么時候,兩條腿走路才能走的穩。
想到這里,他忽然停下腳步、抬起頭來,沉吟著向劉所長說道:“烏克蘭的al-31f大修線,這個并不是問題。左右不過是錢而已,總能拿出讓馬達西奇滿意的價碼來。不過……606所有沒有考慮過,一旦失去太行項目,未來盛京航空系統要如何自處呢?”
中國航空系統是壟斷行業,壟斷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超額利潤。但是以中國的國情來說,這份超額利潤卻不是沒有代價的,代價就是航空系統必須為國防作出貢獻。
606是盛京航空系統航發的配套研究所,如果砍掉所有分支專心做al-31f的國產化,肯定能夠把這個項目拿下來。但是然后呢?整個盛京航空系統以后就躺在蘇27這個平臺吃到死?
一旦蘇27這個平臺失去了軍事價值,那盛飛系統還憑什么享受航空產業的超額利潤呢?
以盛飛的“過往”表現,胡文海覺得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啊……
“我有個建議,希望劉所能夠考慮一下。”
劉所長同時也皺著眉頭,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全力促成al-31f的國產化,也就是說606所基本要放棄它的自我研發能力。別看自我研發發展起來很慢,但是要放棄卻是很容易。
一款航發即使投入市場,跟蹤研發改進一二十年都是少說了。這十多年都在al-31f這個平臺上,去琢磨別人的技術路線和產品思路,基本上也就擺脫不了蘇系風格的影響了。
然而問題是,al-31f畢竟是留里卡設計局一代代演進出來的產品。沒有從tp1到al21再到al31的這個過程,怎么敢說吃透留里卡的思路,怎么敢說下一代發動機的設計就不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