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之說,古人向來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譬如大真人張繼宗,他在自己的《崆峒問答》里就來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張真人先是問:何謂妖邪鬼怪外道邪魔?然后又自己答到:人之假造為妖,物之性靈為精,人魂不散為鬼。天地乖氣,忽有非常為怪,神靈不正為邪,人心癲迷為魔,偏向異端為外道。
這一問一答,從字面上分析的話,很好理解。但如果非要把張真人的這幾句話讀成厚厚的一本書,想來也會有好事的人去認真研究,這里就不闡述了。
但張真人的這番問答,倒是讓人想起開禧進士劉昌詩曾記下的一個故事。
據說是在紹興癸丑年間,劉昌詩從臨安到淮南公干,與當時負責管理楚州糧倉的右司陳子長陳損之,有公務上的來往。
公務之余,某次,兩人閑著,不知怎么地就聊起了有關鬼神善惡的話題。
陳損之是蜀人。巴蜀向來又是各種仙神傳說的濃郁之地,就像時下人們用段子總結的白娘子傳奇,說是兩個四川的美女,為了一個浙江的許仙,跟籍貫河南的法海打了一架,結果一群江蘇人遭了水災。
所以,從陳損之的嘴里,劉昌詩聽故事聽得目瞪口呆,不過,印象最深的還是陳損之告訴他的蜀中關于草鞋大王的故事。
陳損之告訴劉昌詩,在蜀中某地,某處緊要的蜀道邊,有一棵上百年的參天古樹,長得極高極壯,枝葉繁茂,籠起的樹蔭差不多有個一畝見方。
太陽大的時候,過往趕路的行人都會選擇在樹下休憩一會兒,歇歇腳納納涼。
某次,某個商隊在這里歇氣的時候,一位腳夫發現自己腳下的草鞋走壞了。他就坐在地上摸出后腰的草鞋,換掉了腳上的破舊草鞋,然后隨手把破舊草鞋往上一拋,不偏不倚的掛在了樹杈上。
商隊里其他換下了破舊草鞋的腳夫,也有模有樣的把手中的草鞋往上拋,有掛在樹杈上的,也有掉下來后打中人的,引得大伙兒哈哈大笑。
等這種商隊離開以后,又有路人在樹下歇腳納涼。抬頭看見頭頂樹杈上掛著的鞋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心里盤算著別人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于是,也就紛紛將換下的破舊草鞋往樹上扔,或者是想法爬樹,把鞋子往樹杈上掛。久而久之,這棵古樹上掛著的破舊草鞋,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某次,有個求神問卜的人路過這里,看著頭頂樹杈上的串串鞋子,就在樹底下許了個愿。許愿之后的事情辦得順順當當。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之后,也有不少人在這里求神問卜,常常也很靈驗,經過這里的人,都認為這棵古樹和樹上掛著的鞋子很神異。
劉昌詩聽陳損之講到這里的時候,很不以為然,因為這樣的事,劉昌詩也聽聞了許多。正要準備打斷陳損之的話,卻不想陳損之阻止了他的念頭。
陳損之說,后面的故事則是某年及第并官任何職后故去的同鄉某某說的。
某某說,他早年遍游蜀中求學時,某次走到這棵古樹下歇腳的時候,不知怎么的,瞅著四下無人,一時興起,解下腰間的佩刀,把古樹的樹皮削去了一段,然后還用刀在樹上刻了幾個字:草鞋大王,某年月日降。
這句話刻好之后,他有點心虛了,生怕被人發現,然后受人詰難。于是,他就背著行李匆匆離開了。
過了個把月后,等他再次來到這里時。在他刻字的地方,居然有人籌資建起了一座常人住房那么大的草鞋大王祠,廟上方掛了很多紅布,香火也很多。
而且,匾額上的“草鞋大王”,摩刻的還是他用刀留下的刻痕。看到這番情形,他也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沒有說,便離開了。
過了三年之后,某次他因事又路過這里。眼前的景象差點讓他的眼睛珠子都掉了出來。
原本常人住房大小的草鞋大王祠,已經被高大的紅墻黃瓦建筑代替,建筑鱗次櫛比,規模極為宏大。神祠的邊上,還新遷住著十幾戶人家,還有專門的齋公打理。
如果不是看到“草鞋大王”那幾個字的話,他都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