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丁小大的金兵在聽張生說完之后,停杵了一會兒。
哎,都說冤家宜解不宜結。過去,是你殺了我,今天,上天讓我在這里結果你的性命。可是,如果后世,你又殺我,然后,我又殺你,這殺來殺去,何時是個盡頭呢?
罷了,今天我就放了你吧,別讓我再看到你。然后哐當一聲把腰刀扔在了地上。
聽到對方說放過自己,張生不禁陣陣心喜,趕緊又對著那個叫丁小大的金兵磕了幾個頭,起身就準備開溜。
哪知道,才走得幾步,又被那個叫丁小大的金兵叫住了。張生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莫不成他變卦了。
正當張生揣測的時候。這個叫丁小大的金兵又開口了。現在就讓你走的話,到處都是亂兵,說不定你也會被別人結果了性命,到時候怕又扯到了我的身上。算了,你先跟著我。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于是,在金兵洗劫臨安城的這段時間里,張生就一直跟在丁小大的后面,戰戰兢兢地給丁小大洗衣擦腳。別的金兵看到丁小大身邊這個畏畏縮縮的老頭,只當丁小大癖好怪癖,偶爾還打趣幾下。
等稍許熟悉了幾天之后,張生才知道,丁小大是河北一帶的漢人,原本好端端的在家里務農。這次是因為金兵南下,被臨時強行抽調過來的。
又過了一段時間之后,趙九哥和北方的金主定下了章節。丁小大返回的途中抽冷子放走了張生。
張生回到臨安城后,家里人早就回來了,因為一直沒有張生的消息,都準備給張生立個衣冠冢了。
等到張生把自己經歷的事情說了一遍之后,家里人都是唏噓不已。
在這以后,張生更加堅信善惡有報,經常做些修橋補路的事情,最后壽終正寢無疾而終。
而丁小大放走張生的事情也越傳越遠。至于當初張生請回佛像的那座寺院,也隨著這個故事得以重新修繕,香火旺盛。
在洪老先生的筆下,還有一個僧人顯靈預警的故事。只是,被預警的人沒有明悟其中的意思,結局與張生見丁小大就不一樣了。
話說太祖五世孫趙令衿,在趙九哥泥馬渡江以后,也跟著宗室們一起過了長江。
宣和五年,趙令衿前往南康擔任司錄一職。路過蘄州的時候,趙令衿想著自己的兩位長輩曾給五祖山上的寺院題寫過“天下祖庭”和“天下禪林”的匾額,就動了爬山的心思。
等把家眷安置在山下以后,趙令衿就獨自一個人上了山,等爬上山頂,在寺里轉了一圈之后,走到白蓮池邊上的亭子時,趙令衿覺得累的不行,就在亭子里小憩了一會兒。
然后,就在趙令衿坐在亭子里迷迷糊糊地假寐時,他看見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和尚走到了他的面前,開口就對他說:“相公,你這回去廬山不會受苦,但是你到了晉州以后,會有喪子之痛。”
看著這個莫名其妙出現的老和尚說著這么一段莫名其妙的話,趙令衿很是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