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說今天這羊子不殺了。”看著把母羊和羊羔趕進羊圈里的安屠夫,兒子告訴母親。
“我說他爹,你抽什么風啊?等下街坊們都來了,你這羊說不殺就不殺了。不是讓街坊們看笑話嗎?”
“老子說不殺就不殺了,咋的?哪個敢看我們家的笑話呢?”聽著渾家的話,安屠夫更是怒氣沖沖。
看著自家男人的無名火起,安屠夫的渾家也是一臉的不解。好端端的,怎么會突然就惱了呢?“他爹,說不殺就不殺,那街坊們來了怎么招待?你總要給我個說法吧。”
“娃他娘,這事兒啊,是這樣的。”安屠夫一邊領著渾家兒子往外走,一邊把剛才羊羔給自己下跪和把刀藏起來的事說了一遍,聽得渾家和兒子一愣一愣的。不由地回頭往羊圈望去,重新關進羊圈里的羊,那羊羔正在母羊身邊蹭來蹭去,好像很歡喜的樣子。
回到前屋,安屠夫的渾家說,“他爹,我看這兩只羊好像很神啊,殺了不好,養在家里也不好。不如這樣吧,聽街坊們說,城外的邠州寺,不是有人供著長生嗎,我們把這兩只羊也送到寺里去。”
對渾家的話,安屠夫很是贊同。“不過,街坊們那邊,還要他娘去說說。交交家業嘛,也不一定非要有血食。”
意見統一之后,安屠夫一家分工合作,渾家去和街坊們解釋去了。自己則領著兒子牽著兩只羊去了城外的邠州寺,把羊舍到寺里供著了長生羊,還布施了不少錢財。
等回到家里,街坊們也到了。對安屠夫沒有殺羊招呼他們的事,倒也沒多少說辭。再說先前,安屠夫的渾家也說了。這時候反而紛紛打趣,“我說老安啊,這家業給小安一交,你倒真金盆洗手了呀,咱們想吃點肉,就只有找小安了。就是不曉得你自己過不過得慣。”
第二天一大早,安屠夫給渾家和兒子交接了一句,“這家里,現在是兒子做主了,我就不管了。閑著沒事,我去寺里看看那兩頭羊。”
哪知道安屠夫這一離家之后,幾天都沒有回來。等渾家和兒子按著那天早上安屠夫的說辭尋到邠州寺以后,看著光著腦袋念著阿彌陀佛的安屠夫,渾家的腦袋當即就短路了,哭哭啼啼地求著寺里的大和尚,讓安屠夫回家。
可不管渾家怎么哭鬧,安屠夫卻不為所動。“施主,寺里沒有安家的屠夫,貧僧守思。”
看著自家男人的堅持,安屠夫的渾家也是萬莫奈何,只好叮囑著兒子,多給寺里布施些供奉,權當是祈福。自己也在家里吃起了齋念起了佛。
事情傳開之后,對寺里的那兩頭羊和守思和尚,大家都是咂舌不已:殺機一動幾時休,羔跪屠前枉淚流。轉眼擘開生死路,何人刀下肯回頭。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而那兩頭羊也一直是守思和尚每天親自喂養。后來,一位云游的僧人來到邠州寺以后,在聽說了安屠夫的故事后,他若有所思地離去。
不久后,城里傳出消息,說那位云游僧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他四處講經說法,勸人向善。而他每次講經時,都會提到邠州寺的長生羊和安屠夫的故事。
人們聽聞后,紛紛來到邠州寺參拜,香火越來越旺。而安屠夫也成了眾人眼中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被口口相傳,流傳千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