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之爭的時候,為了證明各自的說法更有道理,不管是釋家還是道家,對輪回之事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就留下了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
而且,涉及這些故事的人物都是有名有姓,講故事的人信誓旦旦確有其事,聽故事的人也覺得這事就發生在自己的生活中。
比方說在鄱陽石門,屠宰行里就有一個姓羊的人,叫羊六。他們家也是父傳子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屠宰羊馬為生,在石門也算是屠夫世家吧。
不過,在羊六當家的時候,他還倒沒有把活計傳到自己的兒子手里。平日里,屠羊宰馬都是羊六親自動手,兒子頂多就是幫著燒燒水收拾下現場什么的。
街坊們都笑話羊六是在家里稱孤道寡,不肯放權。就像古代的那些王位繼承,老家伙沒掛掉,小家伙上不了位。
對街坊們的調侃,羊六也不在意,老子現在還很硬扎,這么早就把權交了,閑下來也沒事做,萬一后頭還要看兒子媳婦的臉色吃飯,坐在一堆一塊有什么意思呢?還不如趁著身體好,多掙點錢。
至于羊六的兒子,對羊六在前面撐頭,說沒有想法,也是扯談。不過,羊六終究是自己的父親,萬一自己忤逆了,可是大罪。他愿意撐著就撐著吧。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轉眼就到了慶元二年二月。這天早上,天還沒亮,羊六就早早起了床,叫過兒子燒水,自己從后院里拖了幾只羊出來。
一番熟練的操作之后,天色也大亮了。羊六讓兒子卸開自己臨街鋪面的板子,擺在臺階上當著案板,又從屋里拿出杠子立在案板外面。
等兒子把宰殺好的羊從屋里搬出來后,羊六在案板上將那些羊切開好,叮囑兒子把分好的羊肉掛在杠子上。自己則坐在案板后等著主顧上門。
哪知道等兒子剛把肉掛好進屋,這時,一個不知從哪里來的道士晃晃悠悠地走了過來,大搖大擺地把手里的破扇子往坐在的羊六面前一送,“居士,打發點小錢咯。”
大清早的,自己的鋪子都還沒開張,就有人找自己討錢。羊六心里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伸手就把道士的扇子推了回去,站了起來。
這一站起身,羊六心里的氣更是不打一處來。眼前這道士,雖說手里拿的是個破扇子,但身體頗為健壯,面色也是紅潤,一點缺衣少食的樣子都沒有。
頓時,羊六就開口罵道,“我說你這人,身板也不小,又不是缺胳膊少腿的,看樣子也不像是有三病兩痛。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放的下身子,哪里討不到口吃的呢?”
“你要是真有個三病兩痛在身上,就算我今天還沒開張,打發點給你也不是沒問題。”
“但你這樣子,明顯就是好吃懶做,一天到晚這里討那里討,你不嫌丟人,我都替你丟人!”
“去去去,一邊去。我最恨的就是像你這樣的。一文錢都不會給你的。識相點,趕緊走,不要再到我這里討罵挨了。”
說著,羊六從案板后走了出來,動手驅趕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