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治從李二手中接過帝國的統治權后,勵精圖治,顯慶年間,先后地平定了西突厥、百濟以及新羅等地區。一時間,大唐的威名遠揚,比李二在位之時更為顯赫。
帝都長安,也自然成了四海之內眾人所向往的人間天堂。每日都有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慕名而來,這些朝圣的人群絡繹不絕,使得原本就熱鬧非凡的長安街頭顯得更加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這人潮涌動的國際大都市,自然每天都會發生些稀奇古怪、令人費解的事情。
譬如說長安西街,就曾有過這么一樁事情。
西街有一家臨街商鋪,前店后院的布局。至于店家當初是從事何種營生,如今已難以確切考證。
不過,如果以我們后世之人的眼光來看待此事,對于這樣一間位于繁華街道旁的商鋪而言,似乎無論經營何種業務,只要店主稍具商業頭腦和遠見卓識,生意必定會相當紅火。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店鋪的主人不僅心地善良,而且待人熱情好客。他與自己溫柔賢惠的妻子以及孝順懂事的兒子齊心協力,將整個店鋪打理得井然有序。
尤其是去年夏天剛剛迎娶進門的兒媳婦,更是乖巧伶俐、勤勞能干。這不,今年開春不久之后,她便順利地為這個家庭增添了一名可愛的大胖小子。
這可把店主夫婦二人高興壞了,笑得是合不攏嘴。
當從穩婆手中小心翼翼地接過那個粉雕玉琢的孩子時,店主夫婦倆激動得手都有些顫抖。
店主夫婦倆趕緊拜謝天地神明和列祖列宗,在店鋪門口放起了鞭炮,然后又立馬遣著兒子抱著大公雞去親家家里報喜。
等到給孩子洗完三朝澡,熱熱鬧鬧地辦好十朝宴之后,店主覺得還不夠。于是,特意找來了在路邊擺著攤子專門替人寫信的書生,請這位滿腹經綸的先生幫忙撰寫一份文辭典雅的請帖。
畢竟,如今家中有了弄璋之喜,自然是要好好操辦一場滿月酒來慶祝一番的。
待請帖撰寫完畢并發送出去之后,店主一家就開始滿心歡喜地等待著族人們的到來。
弄璋之喜,出自《詩經·小雅》。“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璋”,是璧、琮、圭、璋、琥、璜這六種禮器之中的一種。這六種玉器通常用于祭祀、朝會以及外交交聘等禮儀中。
店主讓書生弄出來的文縐縐的請帖,可不光是吉祥如意,更寄托著對于孩子未來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殷切期望。
畢竟這“璋”,在六器里的地位,還比較特殊。它是祭拜南方之神朱雀的禮器,天子巡守時祭祀山川的重器。
此外,“璋”還是一種象征著軍事權力和權威的符節信物,其作用至關重要、不容小覷。不過呢,這些關于“璋”的詳細介紹都算是題外話啦!
話說回來,當店主的族人滿懷好奇地打開請帖之后,都是啞然。但也可以看得出店主,對自家添丁進口是相當的重視。
到了孩子滿月那天。天還只是麻麻亮,店主就早早起了床,看看自己央求書生寫的“彌月之喜,暫停營業”幾個大字,眉毛都笑出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