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同志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至極,那尷尬與惱怒交織在一起,仿佛能滴出水來。片刻之后,光武同志終于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大手一揮,命令身旁的宦官強行逼迫董縣令磕頭認罪。
可是,董縣令卻毫不畏懼,他雙手死死地撐住地面,身體挺得筆直,任憑宦官們如何推搡拉扯,始終不肯低下那顆高傲的頭顱。
見此情景,湖陽公主冷哼一聲,嬌嗔地說道:“想當年弟弟還是一介平民之時,尚且能夠藏匿那些逃亡的罪犯以及被判死刑的重犯,使得地方官吏都不敢上門搜查。如今貴為天子,難道連區區一個小小的縣令都無法威懾了嗎?”
光武同志聽后,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露出一抹苦笑,緩緩說道:“姐姐呀,這做皇帝和當老百姓怎能相提并論呢?”
言罷,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隨即大手一揮,示意放開董縣令,并當場下令赦免其罪責,同時還慷慨地賞賜給他三十萬錢作為嘉獎。
有著這層關系,后來,董縣令把洛陽是治理得井井有條。
后世,因為這些原因,還有人總結了一句話。叫作: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
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這里就不用多說了。
回頭再說段縣令,坐在長安的縣衙里也如履薄冰。好在大家都公認以孝治國,而他自身又清正廉潔、勤奮努力,把這個縣令的帽子頂在頭上以后,段孝珍倒也未曾遭遇太多棘手之事。
然而,世間諸多事務往往如此,正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進長安的時候,段孝珍從老家帶了一匹馬。這馬可了不得,可日行千里夜跑八百。
很快,不僅僅是段縣令的名聲在外,整個長安城,乃至遠處的郡縣,都聽說了段縣令的這匹寶馬。
雍州刺史梁元緯,和漢景帝是姻親。此人平素便常常依仗著這一層特殊背景,在地方上肆意妄為、橫行無忌。平日里就經常仗著這層關系橫行霸道。
在聽說段縣令的這匹好馬之后,竟然特意上書給漢景帝,表示自己需要回京述職。其實呢,他真正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要親眼見識一下段縣令的這匹寶馬是否果真如同傳說中那般神奇。
等到和漢景帝打好招呼出得宮來,,梁元緯便迫不及待地率領著一眾隨從直奔長安縣衙而去。他們剛剛抵達縣衙門口,正巧撞見段孝珍正牽著馬緩緩走出來。
一看到段縣令的馬,梁元緯雙眼瞬間瞪得渾圓,口中更是情不自禁地連連贊嘆道:“好馬,真是好馬啊!”
緊接著,只見梁元緯一個箭步沖上前去,伸手攔下了段孝珍。
“小段啊,你這匹馬著實令本大人眼前一亮。我剛剛才從宮中出來,承蒙陛下厚愛賞賜給我兩名美若天仙的女子。不如這樣吧,用這兩名美女與你交換此馬,不知意下如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