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紙條弄得有些損了,奚陟還會重新找張紙條過來,重新眷寫一次,然后繼續藏著頭巾里。
遇到不順心的時候,奚陟還會把它拿出來看一看,為自己加加油鼓鼓氣。
不過,在看到時候,奚陟有時候也會有些想法,因為奚陟沒有見過會有人用小盞飲茶。
等到朝廷開科,一舉中了進士之后,對自己年少時做的這個夢,奚陟是深信不疑,自己絕對能與二十多名官員同堂辦公。
可宦海沉浮,從京城到地方,再從地方到京城,一路磕磕碰碰,那個夢境卻從來沒出現過,要不是出于習慣,奚陟都差點忘記了這件事情。
在步入仕途的第十五年,奚陟升為吏部侍郎。
也就是這會兒,因為陸羽的原因,茶道開始流行起來,怎么采茶、制茶、飲茶都有了講究,而且還成了修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飲掃除昏昧,神清氣爽遍天地;再飲使我心神更清,宛如細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必苦苦尋覓煩惱?茶之清高世所不知,世人飲酒只是自欺。”
文人雅士聚在一起扯扯白講點逛逛的時候,要是沒講講茶,參會的人都覺得有些掉價。而那些朝中大臣,更是如此。奚陟自然也不例外。
加上家境的原因,陸羽提出的二十四具,什么鎏金蕾鈕摩羯紋三足架銀鹽臺、鎏金鴻雁紋銀茶碾子、鎏金飛天仙鶴紋壺門座銀茶羅子,鎏金蔓草紋長柄銀匙……
雖然不敢逾制,但能弄出來的,奚陟都弄上了一份。至于選水、取火、候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和酌茶,奚陟都有他自己的道道。時不時的還會邀請朋友們一起論道論道。
某天飯后,手頭上的事情也都辦完了,又不好提前翹班。瞧著外頭的日頭,閑著無事,幾個舍外郎就敲響了奚陟的門。
“大人,聽說這回弄上了些好茶,你看,這天氣……”
“是啊,大人。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都說響鼓不要重錘敲。聽著同僚們左一句右一句的嘮叨,奚陟哪里會不明白他們是什么意思呢。
打打秋風就打打秋風吧。這天氣,確實也得弄點茶水消消渴解解乏。于是,奚陟就笑道,“中阿,那就去廳堂吧。”
見奚陟應下,幾個舍外郎干脆打蛇順棍,“大人,可不光是我們幾個念叨呢?您看,是不是加上他們一起?”
“行行行。”這個一場麥子是打,兩場麥子也是打。奚陟也答應的很干脆。
于是,幾個舍外郎就分頭行動,把所有的人都叫上了,到廳堂里候著。
等到奚陟走到廳堂,呵呵,大大小小坐下來的衣冠禽獸竟有二十多位。給自己留的位置是西邊的首位。
坐定之后,大伙兒先是客氣的扯上幾句,邊聊邊等著茶水上來。
才吟得幾句詩,奚陟的隨身仆役就抬著兩個茶甌晃晃蕩蕩地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