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清虜畢竟是清虜,他們在采礦冶鐵方面,既嚴重依賴八旗下面的漢人工匠,又對這些漢人工匠高度提防。
而且他們表面上雖然改信了流行于東蒙草原各部落的喇嘛黃教,但這是拉攏外藩草原部落頭領們的策略,實際上他們依然保留了濃重的灑滿氣息,各種迷信盛行。
所以,在他們控制的地區之內雖然有許多豐富的鐵礦資源,可是他們開采冶煉的規模,卻不到當年大明朝遼東鎮的十分之一,銅鐵根本無法自給自足。
這也是為什么他們一直不遠千里,要從張家口或者獨石口高價收購銅鐵器物的原因。
當然了,楊振所部兵馬打造火槍、鑄造火炮以及生產各種軍械彈藥物資,所需要的銅料鐵料,也只是將將能夠供應目前的軍隊規模而已。
如果金海鎮繼續擴軍,或者進一步擴大戰事規模,那么以現在的鐵礦來源,楊振也做不到完全自給自足。
所以對于清虜大軍“遺棄”在鴨江冰面上的那些打壞了的天佑助威大將軍重炮,楊振看了十分眼饞。
雖然知道它們都是已經報廢不能使用的重炮,但是將它們收回來,將來依然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楊振心動之余,稍稍那么將心比心想了一下,就開始覺得城外的清虜營地有些不對勁了。
再聯想到昨天上半夜和下半夜俞海潮先后兩次派人向仇震海和自己報告的所謂“敵情”,楊振仿佛意識到了什么。
當天中午,在鎮江堡東門即鎮江門的城樓上,楊振叫人擺下了“宴席”,召集了城內東西線的主要將領,一邊吃午飯,一邊談事情。
楊振“擺宴”招待眾將的午飯,是昨天夜里就收回到了城內分割成塊大火熬煮的馬肉,別的佐料也沒有,只加了金海鎮自產的海鹽,鹵了一夜,竟然也做到了軟爛香濃。
經歷昨日一戰,城中將士至少在半個月內不缺肉食了。
因為昨日清虜派出來的攻城兵馬,除了重炮隊伍外,其他都是清一色的馬甲兵。
雖然那些命喪在城內外的清虜多達三千余人,而他們所騎乘的戰馬,并非全都遺留在了戰場之上,但是被打死打傷的戰馬收回城中的,仍然多達一千二百多匹。
楊振當然更希望得到活著的仍然可以騎乘的戰馬,畢竟他也希望自己麾下的幾個火器團營,有朝一日能夠實現快速的長途奔襲。
但是如果沒有活著的可以騎乘的,那么死了的,以及受傷不能騎乘的戰馬,他也需要。
畢竟鎮江堡被圍了這么久,再加上鴨江航道徹底封凍,金海鎮的補給物資也難以運送進來,這些死亡的以及重傷的戰馬,正好彌補城中肉食的短缺。
而且,現在又恰逢滴水成冰的嚴寒冬季,楊振也根本不用擔心分割存放的馬肉,會在短時間內腐壞變質。
所以,昨天夜里楊振下令派人,叫他們頂著風險出城,將倒斃和重傷倒臥在江岸與城墻下的清虜戰馬,盡數分割了帶回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