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誰去都沒有用了。
因為要想根除流賊,除了軍事上的勝利之外,還必須要有收容流民、賑濟流民以及安置流民,令其安居樂業的一整套辦法。
否則的話,打贏一場兩場剿賊的戰事,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楊嗣昌前期督師追剿流賊,取得了一場有一場的勝利,可以說捷報頻傳了,但是有用嗎
事實證明,最后不僅沒有用,反而流賊越剿越多,以至于遍地皆流賊。
根本原因在哪里
根本原因不在無法根除流賊或者說流民滋生的土壤。
也就是說,根本原因在于楊嗣昌的軍事戰略或許是正確的,但是他卻解決不了數以百萬計的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當數以百萬計的中原百姓湖廣流民,沒有飯吃,無法生存的時候,落草為寇或者投奔流賊,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不管是因為天災,還是因為,當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會做什么,是明擺著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局面,楊振也無能為力。
所以,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卷入其中,也因此,他對崇禎皇帝的態度也就格外在意了。
“天子的答復,自是不準楊閣老再提請辭的事情,要其勉力為之。至于楊閣老所說的日嘔痰血,夜不得眠,奄奄垂斃等語,天子派了御醫,賜了湯藥。”
方光琛當然知道楊振的關注點在哪里,所以他一邊答著話,一邊從自己的懷中取出一封書信來,起身遞到了楊振的面前。
與此同時,他也并沒有停止回答楊振的問題,將書信遞給了楊振之后,順勢站在楊振面前接著說道
“至于調動都督出兵,調動咱們金海鎮兵馬渡海南下剿賊的事情,由于天子并不知道都督鎮江堡之圍已解的緣故,是以并未答應。
“據說當時天子下了口諭,命頓兵歸德府的登萊巡撫徐人龍、登萊總兵陳洪范,率登萊兵,火速南下荊襄,援剿流寇”
“哦登萊兵已南下那就好,那就好啊”
楊振一邊伸手接過了方光琛遞上的書信,從中抽出信紙看去,一邊聽見方光琛后面所說的話,登時松了一口氣。
然而,楊振剛剛松了一口氣,懸著的心剛剛放下,甚至欣喜的表情,還沒有在臉上完全綻開的時候,就又聽見方光琛補了兩句話
“但是,根據陳本兵告知家父的消息,天子當時,對楊嗣昌楊閣老的提議頗為意動,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動心。
“所以,調動都督入關剿賊的事情,恐怕只是遲早而已。只要都督班師凱旋的消息傳入京師,天子可能很快就會有詔命到來”
在場眾人,包括楊振在內,聞聽方光琛此言,原本已經放下的心,再次揪了起來。
到此,眾人方才明白,為何金海鎮的形勢一片大好,而方光琛卻如此充滿憂慮的原因了。
特別是張得貴、張臣二人,此時再去方光琛的時候,目光中已經沒有了先前的猜疑與不悅,而是沖著方光琛直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