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洪承疇叫劉肇基率領所部人馬一同南下入關,讓出寧遠總兵的位置,就是他做的最重要讓步之一。
劉肇基跟隨洪承疇出關,入駐寧遠城之后,一直都是署理寧遠總兵,始終沒有能夠坐實。
這其中除了劉肇基脾氣耿直,在很多事情上傾向于楊振,招致高起潛這個總監軍的嚴重不滿之外,也有祖大壽各部將領的掣肘。
正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在遼西本土將領的掣肘之下,劉肇基這個署理寧遠總兵,當得是磕磕絆絆,很多事情干不成。
不僅練兵整訓的事情干不下去,裁汰老弱的事情,更是寸步難行,就連核實遼西實有兵員的事情,他都難以做到。
不光是祖大壽各部將領掣肘他,而且洪承疇帶到寧遠的各路將領,也對他漸漸不滿。
到最后,洪承疇為了安撫遼西各路人馬,只得棄用了他,同時作為一種交換和讓步,叫他跟吳三桂一起入關剿匪去了。
“你就等著瞧吧都督,劉肇基一旦率軍入關,過不了多久,他那個署理的寧遠總兵,就得讓人給擼掉,而且接替他的,如果不是祖澤遠,那就一定是祖大樂,總而言之,一定是祖家人”
袁進在遼西幾個月,對其中種種內情,想來的確是了解了不少,顯然也看透了很多事情,此時說起這些內幕來,依然憤憤不已。
“呵呵,這個我信。但是,管它是祖澤遠還是祖大樂呢,都與我們無關了。遼西就那么大點地方,他們愿意去爭,就讓他們去爭吧”
面對袁進一波接一波對遼西諸將的怨言,楊振倒是十分坦然,因為他了解祖大壽以下遼西諸將的大致人生軌跡。
那幫人勇于在固有的地盤上爭權奪利,卻沒有多大勇氣向未知的世界開拓進取。
這是由他們的眼界和格局決定的。
楊振也并不想去改變他們,而且很可能也改變不了他們。
既然如此,那就隨他們去吧。
不過,對于自己的麾下,對于金海鎮的將領,楊振卻不希望看他們仍舊局限在一個注定被消滅的舊世界里。
所以,說了上面的話以后,楊振緊接著叫人酒杯,然后舉杯對眾人說道
“我們跟他們不一樣,我們知道外面的天地,天大地大,除了眼前廣闊的遼東,還有和寧國,還有倭奴國,還有倭奴國以外更加廣闊的世界。
“那些地方有無盡肥沃的土地等著我們去開拓,那里無數繁華的城池等著我們去占領,更有無數的金銀財富等著我們去將它收入囊中一個小小的遼西,又算得了什么呢”
對楊振來說,與其在現有的一畝三分地上爭來爭去,想要占有更多既定的利益,莫不如干脆將蛋糕做大,然后分給自己追隨者。
而且相比來看,在這個時代,反倒是把蛋糕做大,要來的更容易一些。
西方殖民者的腳步已經快要踏遍全世界了,而大明朝下的一堆自己人還在那里窩里斗。
楊振一想到這一點,就感到一種深深的悲哀。
好在他已經從遼西那個漩渦之中跳出來了。
只要他能夠不斷開拓新的地區,不斷將金海鎮的蛋糕做大,他就暫時不會遇到祖大壽遇到的那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