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何廷斌一再說起的大員,楊振也已經反應過來,知道大員就是大明早年官方文書里所說的小琉球,嘉靖以來官方文書里所說的東番。
當然了,這個所謂的大員,就是后世臺島的南方,具體所指就是臺南。
明末的時候,不管是天啟年間還是崇禎年間,大明軍隊在對荷蘭殖民者的作戰之中,雖然勝多敗少,可是官方卻一直沒有介入對大員的經營。
結果荷蘭人從澎湖、從金門敗退之后,轉頭去了大員,十幾年的時間里,從南往北,沿著海岸線建了好幾座紅毛城,最后還攆走了西班牙人,獨占了整個臺灣島。
正是荷蘭殖民者的到來與快速擴展,搞得鄭芝龍等人只能退避三舍,暫避風頭,最后渡海降了熊文燦,接受了大明朝廷的招安。
這其中的曲曲折折詳細內情,楊振并不完全清楚。
但是大體的過程與基本的走勢,稍微了解一些明末歷史的人,都不會陌生,楊振自然也知道一些。
所有這些情況歸攏到一起,楊振大體上已經知道這個何廷斌以前是干什么營生的了。
對何廷斌來說,楊振是官,而且是世襲的貴官,現在更是鎮戍總兵、左都督、征東將軍、金海伯,而他自己過去做過海盜,現在又是紅毛夷的仆從,擔心楊振輕視他,看不起他,倒也正常。
不過對楊振來說,他卻根本不在乎這一點。
他手下出身微賤的人多了去了,而他現在能夠仰賴的,恰恰就是這樣的人。
真正的世家大族豪門顯貴,人家不會死心塌地投靠他,而且現在的他也招攬不來。
相反,類似何廷斌這種游離于大明官府之外的,甚至是游離于大明管轄區之外的,可能才是將來最有用的。
“只是在下老母妻兒全在大員紅毛夷城中,在下明著改換門庭投效都督麾下,老母妻兒恐遭紅毛毒手。是以還請都督給予在下一段時日,長則一年,短則半載,在下安排好家事,必定來投都督”
何廷斌猶豫了一陣子,終于向楊振提出了他的請求。
“因此,也請都督在接見荷蘭紅毛夷的時候,隱瞞在下為都督效力的實情,何某唯有暫時居于暗處,才能更好為都督打探消息盡力效勞請都督體諒”
“原來如此。”
楊振原以為,何廷斌既然談到了老母妻兒,那么大概率是會請求自己幫他要回或者贖出他的老母妻兒。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么楊振這邊還有點頗不好辦。
一來,他跟荷蘭人沒有打過任何交道,沒有任何聯系。
二來,要做這樣的事情就免不了利益交換,可是楊振眼下又能拿什么來跟荷蘭人交換呢
難道要扣押落到自己手里的那些荷蘭紅毛鬼以及黑皮烏番奴,拿他們來交換何廷斌的老母妻兒
可要是這樣做的話,瀛洲島方面與荷蘭長崎商館先前達成的交易,就很可能會被荷蘭東印度公司視作是金海鎮的陰謀,那么楊振將會稀里湖涂地為自己招來一個前所有未的強敵。
這是他目前不希望看見的。
好在何廷斌也覺得唐突,并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而是打算自己處理,只是希望楊振給他一些時間,同時隱瞞他改換門庭的實情。
對于這樣的請求,楊振沒有道理不同意。
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這個事情對楊振都沒有任何損害,包括對瀛洲島乃至對金海鎮,也沒有什么不利或者隱患。
同時又等于是為自己,為金海鎮,在大員島或者荷蘭人那邊提前埋設了一個暗樁。
“沒有問題,我答應你。本都督現在就任命你為金海總鎮府夷情諮議,專責探聽泰西夷情見聞。今日在場諸將皆是人證,他日正式來歸,本都督再為你正名請封,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