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條款都是楊振主動提出來的,但是這一點卻并不妨礙科恩在趕回大員之后,將所有的功勞都攬到他自己的身上。
有了與楊振所達成的條款以及共同征伐倭奴國的意向書,科恩相信他在長崎商館的損失一定會得到諒解。
而且一旦與楊振合作武力征伐倭奴國的計劃,得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總部的批準,那么他本人不僅不會被罷免,而且一定會受到重用。
也正因此,他已經等不及楊振所說的即將從瀛洲島返航的大船隊了,而是執意要盡早趕去瀛洲島,好盡快帶了他剩下的船只和人員南下大員去。
對于科恩的迫不及待,楊振當然也樂見其成。
于是也就不等即將返航或者已經處在返航途中的俞亮泰、林嗣業、嚴省三他們的船隊了。
而是命令剛剛完成了第二次向鎮江堡方向輸送移民的袁進等人,統領他們的船隊繼續向瀛洲島輸送移民。
崇禎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中午,從登州方向收攏了移民來到旅順口外的袁進船隊,接上了科恩和何廷斌等人,隨即轉向瀛洲島方向去了。
而當初跟隨科恩、何廷斌一同想來旅順口的拿騷號前任船長德威斯,則受到楊振的重金禮聘,留了下來。
何廷斌說得一點沒錯,的確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幫來自歐洲的破落戶雇傭兵,心里面并沒有多么高尚的愛國情感。
只是一張一年一千二百兩白銀的契約,就使德威斯自愿留了下來。
當然了,楊振一年給他一千二百兩白銀也不白給,契約里面一條條地寫清楚德威斯需要履行的義務。
而且為了保證德威斯較好地履行契約,何廷斌還將自己手底下一個名叫李英的私人仆從留了下來。
何廷斌本人雖然受制于荷蘭人,并不完全自由,但是現在的他在荷蘭人那里早已擺脫了曾經奴仆的地位,作為荷蘭商館的通事,他也有自己的仆從。
這些仆從既是助手,又是學徒,平時也跟著他學習倭奴語與紅毛話,雖然造詣遠不如他,但是關鍵時刻也能頂上去使用。
正因為如此,荷蘭人那邊倒也默許了他招收學徒侍從伴行左右的行為。
現如今,何廷斌不能不跟著科恩離開,也只好先留下一個私人仆從,來充任德威斯與楊振等人之間的翻譯了。
而與此相應的是,決意留下的德威斯,也委托科恩、何廷斌他們為他帶走了一堆信件,邀請滯留在瀛洲島一帶的手下船員們自愿前來金海鎮效力。
楊振給德威斯開出了包吃包住而且每人六百兩白銀年金的條件,并且答應經由德威斯之手支付。
至于德威斯自己在信件里會怎么說,以及將人邀請來了以后實際支付多少年金,楊振就不管了。
楊振之所以這么做,也是為了調動德威斯為自己效力的積極性,讓他盡可能多招攬一些熟悉夾板船制造的經驗豐富的船工水手來。
在這個事情上,德威斯當然會上下其手、從中漁利的,但是楊振并不在乎,甚至可以說說是有意為之。
因為既然這些人無利不起早,那就要給他起早貪黑漁利的機會。
至于說德威斯會不會因此失去控制,楊振則根本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