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朕旨意,湖廣兵敗,中州板蕩,福、襄二藩失陷賊手,福王、襄王慘遭橫禍,追根朔源,罪在鄭崇儉縱兵擅還,失誤軍律,著將其人,驗明正身,于鬧市斬首示眾,以為人臣之鑒”
“臣遵旨”
駱養性聽見崇禎皇帝的口諭,猶豫了一下,但最終啥也沒說,接了旨意。
“陛下”
眼見自己提出的首輔人選之一前陜西三邊總督鄭崇儉,竟然轉眼之間就要被崇禎皇帝棄市殺頭,范復粹大驚失色。
“鄭崇儉一介文臣,約束軍伍不嚴,當是軍中常見之事,其人固然有罪過,可是罪不至死啊鄭崇儉人才難得,請陛下網開一面,留其戴罪立功,將功贖罪”
“哼,戴罪立功,將功贖罪若是天下文官武將人人皆作此想,怕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許其戴罪立功,將功贖罪,朝廷法度何在”
“陛下三思啊陛下”
這一回輪到范復粹開始高喊陛下三思了。
然后崇禎皇帝一想到楊嗣昌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事情,就對楊嗣昌生前彈劾鄭崇儉縱兵擅還,失誤軍律的罪責越發痛恨,根本不聽范復粹的諫言。
而在場的其他人,見崇禎皇帝這個樣子,人人噤若寒蟬,也沒人為已經罷官失勢的前三邊總督說話。
“范復粹,今日你自請致仕,而朕也已經準了,你早些歸家收拾一下,明日就離京歸鄉去吧”
“老臣謝陛下隆恩。”
事到臨頭,聽見皇帝如此說,范復粹的心里對之前的決定略略有些后悔,但是事已至此,也容不得他猶豫不決了。
當下謝了恩,從地上起來,躬著身,從乾清宮的大殿里退了出去,然后又乾清宮外面侍候的小太監們領著往外走去。
崇禎皇帝對自己賞識器重的人,那絕對是非常的優容,各種賞賜頭銜榮譽能給的一個不會少。
可是對那些觸犯了他的人,特別是那些他厭惡的人,那就不是刻薄寡恩一個詞所能形容的了。
比如對鄭崇儉這樣一個曾經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叱吒風云的重臣,一旦翻了臉,那就絕不留情,說殺就要殺了。
當然了,對于范復粹這個人,崇禎皇帝多多少少還是念了一點香火情的,雖然惱他耍滑頭,撂挑子,但是畢竟是首輔,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風評也不差,就叫他平安致仕,安然返鄉了。
但是,看著范復粹蹣跚而去的背影,崇禎皇帝突然想起了因為被人告發貪污受賄而關在牢里一年有余的前首輔薛國觀。
“駱養性”
“臣在。”
崇禎皇帝每叫一回駱養性的名字,駱養性的心里就狂跳一陣。
因為今日的情況實在有點特別。
過去優柔寡斷凡是訴諸眾議的崇禎皇帝,竟然因為楊嗣昌的死,彷佛變了個人一樣,變得殺伐果斷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喜怒無常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