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兩年半過去了,楊振渴望擁有一支雄師勁旅的夢想,現在基本實現了。
雖然大舉擴編后的征東軍火槍團營、擲彈兵團營以及炮兵團營,還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真正考驗,但是楊振相信,有了先前屢經大戰的征東軍老底子的存在,即使補充了大批新鮮血液以后的征東軍三大團營,仍然是一支擁有鋼筋鐵骨的隊伍。
而且擴編后的征東軍三大團營,通過征召吸納的新兵,幾乎都是把家安在金海鎮的青壯屯兵。
他們這些青壯兵員,有所不同于以往的募兵,他們不是為了每個月的餉銀而戰,而是為了自己的土地,為了自己的家園而戰。
同樣,他們的父母家人,或者妻兒老小,都是金海鎮的屯戶,都在金海鎮的轄內。
從他們被征召加入征東軍三大團營之后,除了服從命令、奮勇作戰之外,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
因此,不管是從上上下下的精神面貌上來說,還是從令行禁止的軍事紀律上來說,這樣的兵員,照比以前拿銀子募來的營兵,都要好上很多。
所以楊振相信,只要稍經打磨,讓他們上戰場經受一下槍林彈雨的血火考驗,他們很快就能成長成為一支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雄師勁旅。
對楊振來說,這就夠了。
因為對一個火槍手或者擲彈兵來說,他不需要進行弓馬騎射的復雜訓練。
他也不需要長矛兵或者刀盾兵那樣復雜的陣型磨合。
他只需要稍經訓練,能夠做到令行禁止,就能發揮一個火槍手或者擲彈兵的作用。
炮兵團營多少復雜一點,但是現在的楊振麾下,有了劉仲錦、金玉奎、宋國輔以及石明雄所部的加入,并不怎么缺少有經驗的炮手。
一門炮只需要有一個有經驗的主炮手指揮,其他的皆可編配為輔兵,然后就能發揮作用。
這一點,也正是楊振這次放心命令征東軍三大團營擴編的原因。
當然了,在楊振的鼎力支持之下,火槍團營和擲彈兵團營實現了五營二十五哨的擴編計劃。
然而炮兵團營,則因為金玉奎所部調入新編南路水師營以后形成的缺口較大,同時也沒有那么多火炮,未能實現齊裝滿員。
這次擴編后的炮兵團營,依然是三營的編制,其中第一營重炮營,第二營是沖天炮營,第三營是飛雷炮營,只不過每個營下都編列了五哨。
所以,炮兵團營雖然表面上還是三營,但是其真正的實力,照比以前的三營,已經翻了一番,達到了十五個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