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不那么恰當的例子,就像是外來的船隊要想往金州灣的海面去,就必須先進入渤海一樣。
雖然相模灣是一個入口敞開極大的半圓形大海灣,灣口廣闊,灣腹較小,不像渤海入口那樣山島竦峙,南北皆有半島環抱拱衛,但是以荷人與楊振他們聯合艦隊的規模,浩浩蕩蕩進入相模灣,一定會引起相模灣周邊諸藩的警覺。
因為就在相模灣的當面,伊豆半島的東部海域幾十里內有一串或大或小的島嶼,叫作伊豆群島。
伊豆群島大多數島嶼,都是很小的火山島,都是荒島,上面無人居住。
但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也就是所謂的伊豆大島,面積卻并不小,上面是有人常住的,而且正好隸屬于由幕府直領的伊豆國。
而眼下擔任伊豆守職責的人物,正是德川幕府的老中,幕府三代蔣軍德川家光的重臣松平信綱。
當然,這些情況不光是楊振知道,包括荷人艦隊指揮官馬克西米連樂麥阿在內的許多荷人軍官也都知道。
所以,當晨霧漸漸散去,相模灣外海的海面上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個大島浮現的時候,前方的荷人艦隊漸漸降下了主帆,降低了往北航行的速度。
楊振在瀛洲號上見狀,也連忙命人降下主帆,跟在后面的金海鎮其他船只,自是有樣學樣,漸漸向楊振的瀛洲號并跟著瀛洲號向前方的荷人艦隊靠近。
楊振這邊剛完成麾下戰船的收攏與集結,樂麥阿就叫何廷斌帶船前來尋找楊振來了。
“都督,前面沒多遠就是伊豆大島了,過了伊豆大島,就等于進了相模灣,距離江戶灣的入口也就不遠了。”
一登上瀛洲號,何廷斌立刻就像楊振報告了目前船隊所處的方位,以及距離江戶灣入口的距離。
一路上楊振多次想找機會,跟何廷斌聊一聊,畢竟何廷斌是這次船隊里唯一跟船到過江戶灣,甚至進入江戶城下町的中國人,楊振正有一肚子的問題要問他呢。
但是這個何廷斌作為荷人艦隊指揮官樂麥阿的通譯,同時也充當著樂麥阿有關大明和倭奴國一切問題的顧問,他被荷人看的很嚴。
而且海上不同陸地,不是楊振想見就能見著的。
楊振倒是想過直接派船前去相招,但是一想這么做容易引起荷人的懷疑,有可能會對何廷斌不利,最后楊振只能放棄。
這一次或許是情況復雜,派湯瑪士佩德爾或者其他人可能說不清楚,樂麥阿竟然把何廷斌親自派來聯絡來了。
“我正想要問問你,咱們這一路上沒有遇見什么島嶼,沒有遇見倭奴國的敵船,總覺得有點過于安靜,總覺得情況有點不對”
見了何廷斌的面兒,楊振也很高興,同時想起心中疑慮,就在甲板上直接開口詢問。
“這個,呵呵,是卑職先前有所疏忽,沒把倭國東海岸的海上情況報告清楚,過了大隅海峽往北來,水深千丈不止,海上島嶼甚少,唯有相模灣外的伊豆諸島這一片島嶼而已。
“也正是有了這片島嶼的存在,尤其是伊豆大島的存在,來過江戶灣的人,才能知道江戶灣不遠了。”
說到這里,何廷斌見楊振一邊點頭,一邊仍是一副疑慮未消神情,于是馬上接著說道
“不過,都督你的判斷沒錯,雖然從大隅海峽到這里,倭奴國東海岸并沒什么島嶼,可是倭國東海岸藩國不少,號稱強藩的也有好幾個,但是咱們船隊卻沒遇上一艘倭船攔截
“這個情況的確反常,這一點不光都督你覺得不對,就是那些個荷人船長,包括樂麥阿,也覺得不對。這次樂麥阿叫卑職來見都督,就是因為這個”
“怎么,荷人艦隊在前方可是有了什么發現”
“這個,目前倒還沒有。不過有幾個荷人船長判斷,我們的船隊動靜不小,事先又已經強迫薩摩藩的島津光久派了人往江戶轉呈遞書,幕府方面絕不會不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