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聽見槍聲的時候,跟在他左右的六角源次郎和何廷斌也都聽見了槍聲。
眼見楊振臉色突變,何廷斌馬上喝問六角源次郎是怎么回事,為何伏見城荒丘會有倭人埋伏。
六角源次郎乍聞槍聲傳來的時候,當然也很懵圈,不過他的反應很快,面對楊振冷厲的眼神以及何廷斌的喝問,立刻回答道
“上樣昨日攻占了大坂,消息或許已經傳到了京都,可能是京都這邊已經有了警備,派出了巡哨在這里值守”
何廷斌將此話翻譯給了楊振,楊振聽聞心下恍然。
倭人的城池跟大明的城池不同。
大明的城池都是四四方方一座城,老百姓基本都在城內居住。
而倭人的城池,更準確的是只是藩主大名的宅院或者莊園,充其量是藩主大名一家的小城堡。
藩主的臣民以及大量各行各業的町人,都居住在城下或者城外。
而所謂的城下町,周邊并沒有類似大明朝城池那樣有一圈堅固的城墻守護。
這樣的情況,固然有利于楊振帶兵突襲城下町取得成功,可是要想在突襲之中,把城下町所有人一網打盡,那也不太可能。
就此而言,反倒是大明朝那樣相對封閉的城池,一旦被敵人突破,容易被人一網打盡。
因為城池的四周,都是高大的城墻,一旦城門被敵人占領,城中人逃無可逃。
當然了,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此時此刻時間緊迫,楊振雖然意識到問題所在之后,也沒有多少功夫考慮別的了。
“傳令給湯瑪士,前方土丘上有倭人巡哨,叫湯瑪士他們棄船上岸,就地攻占那座荒丘
“傳令給嚴省三,讓他帶左翼槍炮手與擲彈兵繼續乘小船,沿鴨川前行,從東側迂回進攻京都
“傳令給張國淦,讓他帶右翼火槍手擲彈兵立刻靠岸登陸,就從此地,直接往北攻擊前進
“傳令孫登選與王俊,叫他們統領剩余炮手與擲彈兵靠岸登陸,跟我為中軍預備隊,由我直接指揮”
就在一瞬間,楊振做出了決定,而他的命令也很快被傳達了下去。
前方荷人那邊已經打了起來,后方這邊也就不必再保持靜默的狀態了。
之前為了在夜色里隱藏自己一行船隊的行蹤,楊振下令禁止大聲喧嘩,到了自是禁令自然也不存在了。
也因此,突然響起的槍聲,以及楊振突然下達的命令,雖然使得場面一時有些混亂,但是混亂歸還亂,總算還是亂中有序。
因為早在昨天夜里出發前,楊振對自己金海鎮出來的人馬就已經做了分派,分成了左翼右翼和中軍。
左翼,由嚴省三麾下的水師槳手充當輔兵,搭配一隊火槍手、一隊擲彈兵以及一隊沖天炮炮手作為左翼的作戰主力,由嚴省三這個水師將領負責統領指揮。
右翼,由張國淦所率領的其余所有火槍手以及一隊擲彈兵組成,合計千余人,由它們充當此次進攻京都作戰的中堅力量。
中軍,則由孫登選帶領的剩余炮隊以及王俊帶領的剩余擲彈兵組成,跟著楊振充當戰場作戰的總預備隊,哪里攻堅有困難,就奉命支援哪里。
至于全軍的前鋒,楊振雖然沒有明確說由荷人擔任,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由荷人擔任前鋒已經是既成事實了。
就在楊振下達命令,然后整個船隊各個將領大呼小叫點兵點將的時候,湯瑪士佩德爾率領的荷人火槍手們,已經下船上岸,呈分散隊形,貓著腰,盯著噼里啪啦的槍響,向伏見城遺跡所在的荒丘攻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