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崇禎十五年的時候,楊振要么主動或者被動北伐清虜,要么就得主動或者被動南下剿賊。
在楊振看來,此二者必居其一。
因為到了崇禎十五年的時候,大明朝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根本容不得他完全置身事外,坐山觀虎斗了。
這些事情,其實在從尹豆大島返航瀛洲島的海路上,他就開始認真思考了。
對他來說,如果必須在北伐清虜與南下追剿流賊之間做出選擇的話,那么他本人更傾向于北伐清虜,而不是率眾渡海南下,去追剿流寇。
因為一旦他率軍渡海南下,去追剿流寇,不論流寇能不能被剿滅,首先他就給了清虜一個喘息之機,甚至是又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機會。
這是楊振絕不希望看到的結局。
以前,楊振不希望看見松錦大決戰如同歷史上那樣如期上演,是因為他自己實力不足。
一旦如期上演,他根本改變不了松錦大決戰的結果。
不過現在,形勢已經大為不同了,楊振已經不再擔心松錦大決戰的發生了。
而且他堅信,即使在崇禎十五年,由自己親自引爆明清大決戰,這場決戰的走勢,也絕不會如同歷史上那樣了。
因為他的金海鎮以及由他兼領的大后方登來鎮的實力,已經改變了原本歷史上的明清決戰雙方的力量對比。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楊振已經不怎么擔心在崇禎十五年與清虜進行全方位的正面硬鋼了。
當然了,即使如此,楊振也知道策略的重要性。
因此面對張得貴以及沉志祥等人的疑慮,楊振緊接著之前的話頭說道
“你們不就是擔心單憑咱們金海鎮的實力,無法獨自撼動清虜八旗嗎你們放心,一旦北伐清虜開始,我們金海鎮絕不會孤軍奮戰,本都督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都督的意思是”
楊振這么一說,張得貴立刻出聲詢問,而包括方光琛、沉志祥等人,也都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楊振,等他接著說下去。
“呵呵,洪督師他們屯兵在遼西寧錦地區,差不多已經一年有余了吧。那么你們認為,當今圣上還能容忍他們在遼西寧錦之地,空耗糧餉無所作為多久呢”
聽見楊振這么說,早已洞悉楊振意圖的方光琛,立刻接過話頭,瞇著眼,帶著笑,輕搖一把折扇,悠悠然說道
“沒錯,如果擱在以往,為保京師安寧,不被清虜侵襲,當今圣上或許還能接著容忍祖大壽、洪督師他們繼續按兵不動下去。
“可是現在,山東李青山之亂,已經截斷了江南到京師的漕運,京師與順天府等地,米價飛漲,江南錢糧入不了京師,朝廷錢糧斷絕,必定無法再支撐遼西那個無底洞。
“是以,最遲明年春,遼西十數萬兵馬必須做出抉擇,要么入關南下剿匪,要么北上進攻清虜,朝廷上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繼續容忍他們的無所作為了”
這次返回旅順口后,楊振一直沒有抽時間召見方光琛,不過此時見方光琛從山東李青山之亂,能夠想到朝廷漕運斷絕,錢糧枯竭,當下沖他重重點了點頭。
“方諮議說的沒錯,現如今大明朝有限的財力全靠江南一地,江南到京師的漕運一旦斷絕,其影響非同小可,方諮議見一葉落而知秋之將至,果然心思縝密見識不凡”
“哪里哪里,說到底,還是都督站得高看得遠,卑職不過是受到都督的啟發而已,受到都督的啟發而已”
對于楊振的當眾夸獎,方光琛連忙笑著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