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江南已然缺糧,那么就算漕運通了又能怎樣呢
“江南都開始鬧饑荒了,看來朝廷的財政支撐不了多久了啊”
楊振先是隨口感慨了一句,隨后長嘆了一聲,見眾人深色凝重,想了想,又向方光琛問道
“其他方面呢除了蘇州府的旱情,關內還有其他消息嗎”
“關內好消息不多,壞消息不少,都督是想聽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面對楊振的詢問,方光琛搖頭苦笑著回應道。
“呵,好消息我并不急著知道,就不必說了。你先說說就有什么壞消息吧”
“壞消息么,十月底闖賊自封奉天倡義大元帥,號令各方賊眾數十萬就食南陽,南陽城陷被屠,官軍宿將總兵勐如虎、副總兵劉光祚,與唐王俱死難”
“啊”
雖然楊振已有思想準備,也知道崇禎十四年底關內局勢大壞,但是即便如此,當他親耳從方光琛嘴里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依然被驚到了。
“奉天倡義大元帥看來闖賊野心不小啊”
短暫的震驚過后,楊振立刻認識到了闖賊這次攻陷南陽的不同。
以往李自成曾經攻陷過洛陽,殺了老福王,張獻忠也曾經攻陷過襄陽,殺了襄王。
包括其他各路流寇,也都沒少攻陷藩王封地,沒少殺過大明朝的藩王。
但是這一次流寇糾集在一起攻陷南陽,卻是李自成以奉天倡義大元帥的名義,號令各路流賊共同做下的事情。
因此,話從方光琛的嘴里說出,落到楊振的耳朵里后,卻叫楊振在震驚的同時也聽出了一些不同的意味來。
“沒錯,闖賊在得到西賊張獻忠、曹賊羅汝才等各路賊首的投效之后,實力大增,野心也跟著水漲船高,越發膨脹,已經開始以天下流賊共主自居了”
方光琛一直非常欽佩楊振的敏銳與洞察力,這回也一樣。
他所說的消息,并不是獨家消息,但是別人聽了這個消息后,多數只是哀嘆唐王之死的不幸,或者哀嘆大明關內流賊的肆虐。
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是天下各路流賊有了明確的政治目標后,開始整合力量,開始走向一統的轉折點。
過去的流賊,普遍沒有什么遠大的政治目標,到處流竄劫掠,不過是為了茍活而已,很少有誰提出奉天倡義或者取明朝而代之的政治口號。
但是現在,闖賊李自成居然開始自封大元帥,打著奉天倡義的名號號令群賊了。
方光琛見楊振不問唐王之死,也不問勐如虎之死,而是直接點出了李自成以奉天倡義大元帥統合號令群賊這個被許多人忽略的要害,當下欽佩不已。
當然了,他不知道的是,楊振一直以來在各種大事上表現出來的所謂敏銳與洞察力,不過是穿越者最基本的素養而已。
因為楊振了解明末的歷史大勢,雖然他并不清楚李自成打進京師之前的每一步,但是李自成崛起的一些標志性事件,他還是知道的。
只是,令他稍感意外的是,早在年初四月里的時候,金海、登來二鎮已經派了一萬多人馬,由登來巡撫方一藻加入了中州戰場。
而且,在金海鎮兵馬渡海南下之前,遼西兵馬也已經派遣了劉肇基、吳三桂二人,率部入關助剿流賊去了。
在楊振看來,有了這些新生力量的加入,不管是駐兵開封的楊文岳,還是奉旨前往荊州接管楊嗣昌麾下人馬的丁啟睿,肯定得比原時空的表現強一些吧。
然而,沒想到的是,中州戰場上的局面不僅沒有變得好一些,而且相反,眼下的局勢貌似比原時空還要差上一些。
“丁啟睿呢”
“丁啟睿呵呵,據傳言說,丁督師四月受命,五月起行,但是到現在,都沒能抵達荊襄任所,天知道他人在哪里”
見楊振問起丁啟睿,方光琛立刻用滿是不屑滿是嘲諷的語調,回答了楊振的問題。
當然了,方光琛在神色言語當中表露的不屑與嘲諷,針對的是丁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