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金海鎮從東線北伐清虜的戰略戰術,在他
心里越來清晰了。
“諸位,都說說吧,俞總兵這個設想如何”
“都督,卑職覺得,這么打更為可行”
別人還在猶豫不決,醞釀話語的時候,一直沒說話的張臣突然站了起來。
“怎么說”
張臣早料到楊振會有此一問,當下三步兩步走到那個座屏旁邊,手指著座屏輿圖上廣寧城的位置,說道
“卑職知道,都督兒時多在廣寧居住,不知都督可還記得廣寧以東遼沉之地的地形否”
“你接著說。”
楊振當然知道廣寧以東直到遼沉腹地的地形,不過此時他沒有必要回答。
而張臣見狀也不以為意,隨即對著眾人說道
“廣寧以東,遼河兩岸,直到遼沉之地,皆是一馬平川,地形極為開闊。這種地形有利于遼西兵馬鐵騎馳騁,卻并不利于我金海鎮的車炮步卒。
“雖然我金海鎮舟師強大,但是從遼河口即三岔河口逆流而上,可通行大船的河道,不過百十里而已,我們雖有瀛洲號樂浪號這樣的巨船重炮,可也難以直抵遼沉腹地。”
張臣顯然也已經做了全面的思考,而不是受了俞亮泰的啟發才臨時起意。
所以說起話來底氣十足,完全是成竹在胸的感覺。
“可是安東城以北的九連城卻不同,九連城距離鴨江口不過幾十里而已,且地處大蟲江與鴨江匯流之處,四五月份,其上游群山冰雪消融,下游河水充沛,河面開闊。
“且當海上漲潮之時,鴨江口出水不暢,其時小船大船,皆可通行,即令瀛洲號、樂浪號也能進抵九連城下,如此足以揚我軍之長,避我軍之短,拿下九連城,易如反掌。”
張臣說完這些話,靜靜站著,等著楊振的回應。
不過,楊振只是點了點頭,隨即便轉向了張得貴。
“老張,你也說說想法吧。”
“這個,卑職以為,與清虜決戰不能急于一時,以黑虎掏心之勢,直奔遼沉,雖然痛快是痛快,可是危險也大。”
張得貴很少在這種問題上發言,但是卻并不意味著他沒有想法,或者他不懂。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張得貴在軍中東奔西走南來北往幾十年,又豈會對戰場的選擇毫無想法
正所謂老馬識途,而這也是楊振尊重軍中老人的原因。
就見張得貴平平澹澹地又相當隱晦地說完了對直攻遼沉腹地的反對意見之后,頓了頓,接著說道
“若是以卑職的想法,此戰事關重大,我們敗不得,因此還是要穩當一些,不要無把握之仗。若是能首戰得勝,調動清虜東來,我們就算是盡了我們首戰的本分。”
張得貴說到這里,就沒再往下說了,但是他的想法卻已經顯而易見了。
“嗯。”
聽完張得貴的這番話,楊振嗯了一身,同樣只是點了點頭,然后目光轉向沒有說過話的李祿。
“李祿,你的想法呢”
“卑職贊成張總管的看法,此戰事關重大,首戰尤其重要,首戰得勝,全軍都將士氣大振,首戰失利,恐全軍也將為之膽寒。卑職也認為九連城易取,當先取九連城。”
“嗯。”
楊振又一次點點頭,沒做評價。
此時他環視大堂之上,只剩下張國淦、嚴省三、楊珅三個站著的副將沒說話,于是對三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