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想來想去,最后干脆什么也沒有說,只是澹澹問道
“那么,宣鎮兵馬現如今駐于何處”
這一回,倒是祖思聞言后搶先回答道
“都督容稟,現在遼西大軍云集,各城駐軍相當擁擠,唯有松山城內外稍顯寬裕,因此之故,宣鎮兵馬自出關門以來,即在松山附近,沿呂洪山小凌河一線扎營”
“呂洪山小凌河一線”
“正是。”
“呵呵,這是叫我叔父楊大帥的宣鎮兵馬為遼西十數萬大軍當先鋒嗎”
“這個”
祖思的回答,令楊振一陣不爽。
楊振之前在松山城那么久,又曾在那里幾經大戰,是很清楚呂洪山與小凌河一線意味著什么的。
當然了,現如今有了義州城,情況肯定是比過去好了不少。
但是把楊國柱的宣鎮兵馬擺在這個地帶,其用心也很有問題了。
就在楊振的反問使得祖思一時啞口無言,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的時候,洪承撰笑著出言說道
“這個,恐怕是楊都督你誤會了。宣鎮楊大帥率軍出關,抵達寧遠城后,洪督師、祖大帥等遼西各總鎮有過軍議。
“當時軍議之上,洪督師、祖大帥講明情況之后,是宣鎮楊大帥自己,自請暫駐軍呂洪山小凌河一線,甘為大軍先鋒。
“對此,自洪督師以下遼西各營將領莫不深感敬佩。而且呂洪山小凌河一線,也有都督當年舊營盤,且與都督部下松山團營有舊,彼此相處無礙,比之他處,豈不更好一些”
“正是,正是如此”
對于洪承撰所作的解釋,楊振默默無言,不過在一邊的祖思聞言后,立刻出聲附和起來。
其實,楊振也懂他們的意思。
夏成德所領的松山團營,雖然駐扎在遼西,但是卻并不歸祖大壽或者薊遼督師府統屬,而是歸楊振指揮。
也因此,不管是對祖大壽來說,還是對洪承疇來說,被他們坑過一次的夏成德松山城的那大幾千人,在戰時未必能夠如臂使指。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楊振的叔父楊國柱派到那邊去,夏成德自然不敢造次。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楊國柱所部宣鎮兵馬的駐地問題,同時也順便達成了通過楊國柱指揮夏成德松山團營的目的,絕對是一舉兩得的安排。
再趕上楊國柱這種扛不住高帽子忽悠,更扛不住各種激將之法的剛烈之人,簡直是一算計一個準,根本不用多費口舌或者拿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