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圍攻松山,滿洲八旗軍隊主要用來設伏打援,而“三順王”的軍隊和滿韃子的“烏鎮超哈”營,則被用來作為主力進攻松山城。
一開始,黃臺吉以武英郡王阿濟格為先鋒,督率“三順王”的天佑兵、天助兵,使用“三順王”軍隊里的各種火炮,尤其是二十門“紅夷大炮”,一路上勢如破竹,先后摧毀了錦州和松山外圍的十幾處屯堡和敵臺,斬殺駐守這些屯堡和敵臺的明軍士卒數千。
但是,到了錦州城下遭遇了挫折,錦州城池高大堅固,而且城頭也有“紅夷大炮”,三順王的軍隊不敢過于接近,然而離得遠了,他們所攜帶的“紅夷大炮”威力就小了不少。
久攻錦州不下之后,阿濟格就督促著“三順王”的軍隊進攻錦州外圍的另一座城池——松山城。
他們以為打不下錦州城,打下松山應該沒有問題,于是來打松山。
可是令他們想不到的是,比錦州城要小很多的松山城,居然也打不下來。
因為金國鳳、夏成德駐守的松山城內,也有大量火炮,其中就有幾門袁崇煥督師薊遼時代的“紅夷大炮”。
松山城地勢又高,使得城頭的炮火射程增大了不少。
雖然阿濟格自己根本不在乎別人的傷亡,一個勁兒地督促攻城,可是“三順王”的軍隊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攻不上去。
再后來,就是阿濟格的鑲紅旗巴牙喇親自上陣,也一樣是一次次攻上城頭,又一次次被從城頭上打下來。
得知錦州和松山久攻不下,黃臺吉在盛京城里也坐不住了,親自率軍來到了軍前。
黃臺吉一到,就免了阿濟格的統帥職務,讓他率領軍隊到塔山城一帶的前線去設伏,準備埋伏來自寧遠的明朝援軍。
與此同時,黃臺吉也從盛京帶來了他的“烏真超哈”營,也就是滿洲八旗自己打造的“重炮部隊”。
可是結果并沒有什么不同。
“烏真超哈”營帶來的滿清自己仿制的所謂“紅夷大炮”,重量更大,炮管更長,口徑也更大,但是射程還不如“三順王”營里的“紅夷大炮”打得遠。
就這樣,幾番攻擊之后,雙方均是傷亡慘重,到現在松山攻防戰打成了一個相持的局面。
若是換做平時,黃臺吉可以繼續圍困,一邊攻城,一邊圍點打援,反正他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可是如今,寧遠的援軍已經來了,而且已經燒了自己的糧草大營,圍點打援的戰略設想看來是要落空了。
如果不能盡快攻下松山城,那么這一趟勞師糜餉的攻伐,恐怕就沒有什么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