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楊振叫孟和起來,幾個人就在院子里站著,又叫孟和稟報了他去邊外的其他情況。
這個孟和自從受命之后,馬不停蹄地趕去了三座塔一帶,幾年之前他曾在那里當過馬賊,在那一帶的許多草原馬賊隊伍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舊相識。
就這樣,仗著自己當年積攢的經驗和人脈,連著在努魯爾虎山的山前山后各處綠林山寨,幽谷洞府,奔波了許多處地方。
有些熟悉的地方已是人去山空,杳無人跡了,而有的地方則根本不買他的賬,不把他的招攬當回事兒,還有的只想要委任的官職和發給的糧餉,卻不想帶著人馬到松山來加入官軍。
唯有他曾經做馬賊的時候一起合作過的麻子李,因為這些年人馬隊伍銳減,地盤越來越小,有點無以為繼,所以才在他的鼓動之下,愿意東來松山,當兵吃糧。
這就是他到邊外去,前后跑了幾百里的路程,最后的一個結果。
其他草原馬賊隊伍的情況,這回楊振再問,他都照實說了,唯有麻子李的情況,他卻不能如實全說了,畢竟這是他的功勞所在,而麻子李現在就在他的身邊。
楊振聽他說完了遼西邊外三座塔、青巒嶺以及大黑山一帶的情況,沉吟不語良久,最后對李麻說道:
“李兄弟,若是根據你以往的經驗,從張家口出來的商隊,若是一路往科爾沁去,或者一路往滿奴那邊去,他們可能會走那條路,或者說他們可能會經過哪些必經之地?!”
楊振想要聯絡草原上的馬賊隊伍,當然是有原因的。
因為,已經兩世為人的他,清楚地知道宣大沿邊一帶關口,那些專門經營邊外貿易的晉商,每年都會結成龐大的商隊北上貿易,有的是跟北虜貿易,有的是跟東虜貿易。
清韃那邊的許多物資,包括軍需物資,都是通過這個貿易渠道獲得,比如說茶葉、鹽巴、布匹、箭鏃、糧食、鐵器,等等。
到了大明崇禎九年、清韃崇德元年以后,韃子偽帝黃臺吉開始決心大規模地鑄造和裝備重炮。
此后,關里的火硝、硫磺等物,也迅速成為了流向關外的緊俏貨,并且通過宣大沿邊奸商的渠道,源源不斷地大量流入到了大明朝敵人的手里。
楊振現在只是一個松山團練總兵官,大明朝朝堂上的大政,他干預不了,無能為力,沒有辦法從大明朝的最高層來控制沿邊各口的對外貿易,但是,他卻可以直接從松山往西,搶了從關內流向口外草原的商貨。
且不說這些流向口外的商貨是不是最后資助了大明的敵人,就單說這種對外貿易本身,在大明朝的這個年代,就是違法的,全都屬于走私行為,屬于資敵行為。
崇禎皇帝及其朝廷大臣們雖然反應遲鈍,但是到了崇禎十二年的時候,宣大邊外的漠南蒙古各部早已經完全臣服了滿奴。
這個時候,對于大明朝這邊來說,口外就是敵國,這一點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