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他們對自己將來要干些什么,可否知情?”
“他們之中有的已經知情,畫了圈的幾個是知情的,更多的并不知情,不知情的,只以為是公事公辦,不過,卑職也在考察觀察,如不合適,卑職也不會讓他知情!”
楊振想了想,點了點頭,然后合上了那份賬簿名冊,轉而問道:“除了這些之外,這段時間,松山城內外可有什么不尋常的情況?”
李吉聽見楊振的問話,立刻躬身答道:“正要告知大人!大人離開松山以后,咱們松山城西門、南門、東門留守人馬,即開始增修棱堡甕城,期間錦州、杏山的探子哨騎,倒是沒斷了前來哨探監視。
“不過,據卑職了解,錦州的哨騎也好,杏山的哨騎也好,都沒有與夏副將、呂參將、金千總直接接觸!
“然而,夏副將、呂參將既沒有派人前去聯絡,也沒有派人前去驅離。倒是金千總這里,當時派了一隊人馬,將杏山方向前來的哨騎驅離了咱們的防地!”
李吉說完了這些,看了看楊振的神色,然后接著說道:“期間錦州城大帥府派了人,將張參將、夏副將他們叫去過一次,回來后據說在錦州城受到了祖大帥的訓斥!聽說——”
“好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已經知道了,不必多說了!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什么異常的情況?”
有許多事情楊振其實已經從夏舒、俞亮泰、張得貴等人那里知道梗概了,之所以再聽李吉報告一遍,不過是為了多一個消息源,既可以相互印證,又可以避免有些問題被遺漏。
但是,對于與錦州軍的關系,楊振已經很清楚了,或者說他比現在松山城里的人清楚多了,而且接下來應該如何對待,如何規劃,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李吉本想在這個涉及到與錦州兵、杏山兵的關系問題上多說一些呢,但是一看楊振已經說他知道了,當時愣了一下,然后連忙說道:
“既然大人已經知情了,那卑職就不多說了!除此以外,倒是沒有其他異常了。大人出發后的第二天,張參將領著卑職等人,到街對面的仇氏院里,替大人下了聘禮!其他各部增修甕城進展順利,大家擔心滿韃子興兵報復,所以一天也沒敢耽擱!”
李吉說到這里,見楊振點頭認可,隨后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這幾天卑職倒是也聽說了一些流言,不知道該不該報告大人?”
“哦,流言,什么流言?你且說來聽聽!”
“這個流言卻與大人有關,而且是從夏副將、張參將他們從錦州城受了訓斥回來以后慢慢出現的,不過這個流言,說的卻是好事!”
說到這里,李吉抬頭看了一眼楊振,隨即又低頭說道:“有小道消息說,朝廷馬上就要封賞大人上次出擊敵后的功勞,并說朝廷封賞大人的欽差,已經在來咱們關外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