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此去,會不會重蹈當年東江鎮的覆轍,會不會重走毛文龍以及后繼者的的道路,崇禎皇帝的心里,其實沒底。
所以他一時也下不定決心,此刻聽見陳新甲這么說,自然要再好好問一問。
“這個——”
陳新甲已經從張若麟那里知道了楊振的想法,此時要想辦法當著楊振的面,把那些想法說給崇禎皇帝。
但是之前洪承疇話里話外的意思也很明顯了,就是不管楊振繼續駐守遼西松山等地,還是渡海移駐到遼海以東,他的兵馬仍然該歸薊遼總督衙門節制指揮。
在楊振透過張若麟提出可以直接歸皇帝指揮,也就是直接由他這個兵部尚書指揮之前,他也是這么想的。
畢竟,這是大明朝一直以來就遵循的慣例,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改變它。
可是,楊振透過張若麟向他提出的設想,卻又太過誘人了。
如果楊振上面沒有遼東巡撫衙門,也沒有薊遼總督衙門,而是直接聽從兵部指揮,那么楊振所取得的功勞,可不就是他陳新甲的功勞了嗎?
之前楊振在遼西的那些戰功,被方一藻分潤去了不少,這一點讓陳新甲十分眼紅。
如果沒有楊振在遼東屢立戰功,方一藻這個遼東巡撫早就完蛋了。
直到現在崇禎皇帝仍在猶豫要不要撤掉方一藻,完全就是因為楊振所立的新功,替方一藻抵消了不少的罪責。
方一藻是陳新甲的好朋友,方一藻知不知兵,別人不知道,陳新甲豈會不知真相?
而方一藻如今竟然暴得知兵大名,原因在哪里,陳新甲同樣一清二楚。
現如今,楊振占了旅順、金州和復州,不住兵肯定是不行的,最佳人選當然還是收復了此地的楊振。
既然楊振率部移駐旅順、金州等地即將成為事實,那么楊振這個屢立戰功的福將,今后豈不是白白地便宜了登萊巡撫徐人龍?
包括眼前這個薊遼總督洪承疇,皇帝對其如此器重,再讓他撿走了楊振這個屢立戰功的副將,或許一年半載之后他洪某人就要取代自己成為兵部尚書了!
這怎么可以!
陳新甲扭頭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穩如泰山的洪承疇,迅速下定了決心,對崇禎皇帝沉聲說道:
“陛下,楊總鎮乃陛下于山海關外欽點拔擢之虎將,楊總鎮及其所部兵馬乃是陛下欽命征東平遼先遣之軍,如何使用關乎東攻西守方略之成敗,豈能不慎之又慎?此天降將帥之才,助陛下征東平遼,若不能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則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