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后來,情況有了變化,老奴死后,這個局面并沒有出現。
多爾袞三兄弟當中,年紀最長的阿濟格,被排擠到了一邊,反而是年紀尚小,對四大貝勒最沒有威脅的多爾袞、多鐸成了兩白旗的旗主。
不過,阿濟格所領有的十五個牛錄,并沒有被剝奪,而是與他一起,最后被納入到了正白旗的旗下。
多爾袞所領的正白旗,之所以實力一直比較強勁,其實就與這一點有關。
因為他的旗下,囊括了他與阿濟格共有的累計多達三十個的老建州牛錄。
這些牛錄,可與其他的蒙古牛錄、漢軍牛錄,甚至與后來新編的野人女真牛錄大不一樣。
因為這些牛錄歸附奴兒哈赤很早,多是奴兒哈赤當年起家時就建立的牛錄。
他們更比后來編建的其他牛錄富有得多,而且擁有的人口牲畜更多,地位也更高,裝備更好,戰力也更強。
多爾袞三兄弟早年備受四大貝勒排擠,后來又備受黃臺吉猜疑忌憚,但卻始終屹立不倒,就與他們領有的這些老建州牛錄有關。
然而現在,經過黃臺吉這么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一番調整,阿濟格不僅帶走了屬于阿濟格自己的十五個老建州牛錄,而且還額外從正白旗的旗下分走了另外五個牛錄。
搞到最后,在松錦軍前損失沒有多大損失的睿親王多爾袞,赫然發現,回到了盛京城里以后,自己竟然成為了實力損失最大的那個人。
可是面對黃臺吉的提議,少了老禮親王代善這個老謀深算的人物居中調和,多爾袞竟然不知道該如何拒絕了。
阿濟格是多爾袞的同父同母兄長,讓阿濟格成為鑲白旗的旗主,成為和碩親王,多爾袞根本無從反對。
盡管他十分清楚,這是黃臺吉的陰謀,是黃臺吉為了避免他多爾袞兼領兩白旗所采取的計謀,他也不能反對。
阿濟格早先就曾做過鑲白旗的旗主,而且戰功卓著,完全不存在所謂的資歷和軍功問題。
同時,阿濟格又是多鐸同父同母的長兄,而多鐸本人這個時候又還沒有兒子。
因此,多鐸的鑲白旗今后要么歸多爾袞兼領,要么歸阿濟格領有。
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其他可能。
如果多爾袞反對黃臺吉的提議,那就不僅僅是反對黃臺吉的問題了,他同父同母的嫡親兄長阿濟格,也立刻走向他的對立面。
面對黃臺吉的手段,缺少漢人智囊輔佐的多爾袞根本招架不住。
就這樣,原本心高氣傲的多爾袞,不得已接受了黃臺吉的種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