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見他在自己面前談起黃臺吉仍是一臉無限崇敬的樣子,楊振自是十分來氣,先是點出了他投靠異族謀危華夏的漢奸行為,然后轉身對左右說道
“李祿,找幾個剮過人的,把這個漢奸拿去公開行刑,千刀萬剮,凌遲處死”
“啊是,卑職遵命”
對李祿來說,殺人不過頭點地,犯不上這么大動干戈,所以聽見楊振的命令,一時有點發愣。
但是楊振說出命令時的語氣之冰冷,所包含的恨意之濃重,讓他在一愣之后馬上領了命令,轉身布置去了。
與此相應的是,楊振所說出來的話,同樣大出在場諸將以及范文程本人的意料之外。
尤其是范文程,更是被楊振突然而至的怒氣一下子給嚇蒙了,驚呆了。
但是他跟其他人畢竟還是不同,很快就意識到,楊振方才安在他頭上的漢奸罪名,是楊振要殺他的主因。
于是情急之下,不想稀里糊涂死在鎮江堡內的范文程,就像落水之人看見了水面上漂浮的一根稻草一樣,立刻喊叫道
“楊振,你以漢奸之名處死其他明國降兵降將,或許師出有名,但卻唯獨不能以漢奸之名殺我范文程。
“遙想當年,范某只是遼陽城中一介書生而已,也曾把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當做平生之愿。
“然而天啟元年遼陽城破,明國朝廷不能護佑遼陽軍民,棄之如敝履,遼陽自此即不再為明國之所有,從那時起,范某就已不是明人,今日你怎能以漢奸之名罪我
“且自萬歷以來,明政不綱,主昏臣迂,民不聊生,盜賊蜂起,我料不出數載,朱朝必亡其國。
“而我大清自立國以來,帝業肇興,大勛將集,天命所在,眾望所歸,范某生為遼人,自當效力于新朝,此乃順應天命,何罪之有”
“范文程你無恥”
范文程的確有兩下子,將一通歪理說得頭頭是道,先是通過否認自己的明人身份企圖洗掉楊振給他的漢奸罪名,然后又說出大明盜賊蜂起民不聊生,來反證螨清得了天命。
這一堆話說出來,把楊振身邊很多大老粗將領們都說懵了,明明覺得哪里不對勁,可就是說不出來。
包括聞訊趕來的朝人平安道兵馬節度使兼平壤府尹柳林,雖然也是飽讀儒家經典的讀書人出身,聽了范文程的歪理,也只能指著他罵了一句無恥,就不知道該往下說什么了。
好在,范文程所說的這些看起來勉強能夠自圓其說的一套歪理,對楊振是完全無效的。
因為楊振根本就不打算跟他講什么道理。
殺掉范文程,是楊振已經決定了的事情,這個時候再跟他講什么道理都是多余的。
“范文程,既然你這么能言善辯,那就下到地府去,去跟你那個當過大明兵部尚書的曾祖父講吧,楊某今天就送你下去
“當然了,我這里也有一句話送你,當然也送給在場所有人,凡是投靠異族謀危華夏者,人人得而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