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義軍趁換防之時發起進攻,一直到當天晚上,鎮南門守軍才與義成門守軍進行調換。
在調換之前,李連成親筆將今日發生的事情悉數寫于紙上,綁在箭簇上,讓自己的親信冒險趁著夜色往通淮門外的義軍大營射出,隨后再隨軍一同調往義成門。
在箭簇射出后不久,便被巡夜的義軍什人隊發現,在看見箭簇上綁著的字條后,巡邏隊便在第一時間將字條連帶箭簇一并送到了陳世泰面前。
后者看完字條后,大吃一驚,擔心自己和李連成的密謀被李琦發現,可又看不出李琦將他調往被主攻的義成門的想法,便干脆將字條送往蘇言的大營,讓他來考量了。
……
字條送到蘇言手中,他看完后便隨手扔在桌案上,陷入了思索。
李琦在戰前將李連成調往東門,他有可能是察覺到了什么,也有可能只是單純為了防止陳世泰能和李連成搭上線,不管怎么說,若是蘇言想要繼續啟用李連成這條內線的話,就必須要承擔部分風險。
可蘇言要是想盡快拿下泉州府城的話,就必須啟用這條內線,否則泉州府墻高城堅,又有護城河圍繞,要破城就只能硬生生的拿人命堆上去。
“罷了,冒險一搏吧。”
蘇言如此想到。
接下來幾日,清源山上的炮兵陣地不時朝著北面城墻炮擊,以至于泉州北面城墻多處出現凹陷裂縫,架設在城墻上的虎蹲炮、佛朗機炮損壞數門,清軍不得不將其拆卸,暫時存入武庫。
其中,清軍并非甘愿被動挨打,在李琦的組織下意圖趁夜出城,登上清源山襲擊義軍炮兵陣地,但屯兵朝天門外的藤牌營林興珠日日防備,迅速發現了出城的清軍,出營掩殺,將清兵殺得大敗而歸,不敢再出城。
一直到十月二十四,蘇言才終于決定正式發動攻城。
二十四日上午,從清源山上運下來的六門隼炮部署于陣前,向義成門打響了攻城的第一炮。
在六門隼炮的隆隆炮響中,四面八方前來投軍的百姓扛著裝滿沙子的沙袋,向護城河蜂擁跑去,在他們出發之前,就被告知,他們只需要將沙袋投入護城河內,堆出一條直通城墻的道路即可。
作為獎賞,蘇言將會在攻城開始后每日宰殺山羊,讓他們頓頓有肉吃有湯喝,在泉州攻克后,他們還能得到額外的銀兩獎賞。
有肉吃,又有錢拿,百姓們的斗志自然高昂,再加上蘇言從其他各營調來的弓手與神機營步槍手也會在他們上陣時提供掩護,這也讓他們感受到這位義軍首領對他們的重視。
“上!五人一隊,將沙袋投入護城河后馬上回來,切莫停留!”
義軍士卒對著跑出營地的百姓們揮手叫喊著,身形瘦弱的百姓們紛紛扛著沙袋,咬著牙朝護城河沖去,在他們靠近護城河兩百米內以后,清軍射出的箭簇彈丸愈發增多,不時有人奔跑時中彈倒地,還想掙扎著繼續往前爬,可沒爬幾米就再也沒了動靜。
“跑!快跑!分開跑!”
一名百姓將沙袋頂在自己的頭頂,企圖以此擋下飛來的箭矢,而在這時,他突然感覺頭頂一頓,奔跑中的動作也為之一滯,他冒險將沙袋放下,就看見一支箭深深插進沙袋內,那箭簇被卡在沙子里,險些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