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李率泰親自領軍攻打分水關,但在此地遭到了明軍的頑強抵抗,陳勝貴身先士卒,走上城墻指揮兵丁向攻城清軍投擲滾石,擊退了清軍的數輪攻勢。
等第一天結束后,清軍步卒的尸體幾乎鋪滿了分水關外的狹窄道路,因為地勢的緣故,清軍甚至無法動用火炮對關隘展開轟擊,他們只能用人命強行殺出一條進入福建的血路。
與此同時,蘇言呢?
蘇言在得知尚可喜進入潮州地界后,便移兵漳州天寶鎮,此地距漳州府城不過十幾公里,在清軍圍攻漳州府城之際,蘇言可以迅速馳援漳州城,若是尚可喜準備先拿自己開刀,朱成功也能率軍馳援,雙方互為掎角之勢。
二月初三,尚可喜軍終于進入漳州府地界,次日圍攻漳浦縣,圍攻多日,漳浦陷落,尚可喜下令屠城,全城四萬百姓悉數死于清軍屠刀之下。
二月初七,清軍整頓兵馬后繼續前進,兩日后屯兵九湖鎮,這里已經離漳州府城不遠了,因此在他們停止行軍時,能夠看見府城城墻上無數人影晃動,預警的銅鑼聲此起彼伏。
尚可喜沒有馬上發起進攻。
準確來說,他在思考接下來的進攻方向。
根據他派出去的探子回報,在漳州府城西北的天寶鎮也駐扎著一支人數超過五千的大軍,那支大軍高舉“閩浙總督”和“同安侯”旗號,分明就是最近威名遠揚的蘇逆的旗幟。
以尚可喜多年戰場廝殺的毒辣經驗,一眼就看穿了蘇言屯兵于此的目的和作用,兩者互為犄角,不論他攻打哪一方,都會遭到另一方的進攻。
這難不倒尚可喜,他準備將計就計,既然這群賊寇想讓他攻打其中一方,那他就來設下個伏擊,引誘賊寇的援軍進入包圍圈,這雖然會導致分兵作戰,但他相信自己麾下這幫老伙計的戰斗力。
更何況,此次出征的除了他的舊部一萬余人外,還有潮州總兵郝尚久麾下的三千兵馬以及惠州總兵黃云杰的兩千兵馬,此兩者麾下兵馬的戰斗力雖然比不了尚可喜的遼東降軍,但因為糧餉充足,戰斗力也還算可觀的。
當天,清軍就開始搜集舟船,入夜后,五千兵馬趁著夜色渡過九龍溪,在被當地人名為珠坑的地方設下埋伏。
翌日,也就是二月初八,清軍主力便在尚可喜的率領下利用提前一天搜集起來的舟船渡過九龍溪,在清軍渡河后,漳州城守軍也發現了清軍的動向。
朱成功親自點一萬兵馬,意圖馳援蘇言,另一邊,蘇言在得知尚可喜居然直接往自己這里殺來后,便命令麾下兵馬進入提前構筑好的防御工事內,嚴陣以待。
他們不知道的是,清軍已經提前一個晚上設下了埋伏,正等待著朱成功麾下的兵馬進入伏擊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