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府城,天明時分,城中的百姓經過了一夜的喊打喊殺,都戰戰兢兢地站在門窗后,透過門窗之間的縫隙向外窺探著,想要查看昨天的戰斗是哪一方取得戰斗。
其中,也不乏有膽大的人不顧家人的反對打開門,從家中走了出來,他們看著那城墻上飄揚著的大明旗幟,以及街道上身著紅色軍裝的士兵,如何不明白這是大明軍隊重新打了回來。
“王師打回來了!”
不知何人先喊了一句,很快,全城就都知道了明軍歸來的消息,他們紛紛壯著膽子從家中走出來,欣喜地看著這支高舉大明戰旗的軍隊,還有人從家中拿出了食物和水,裝在竹筐里走到街上,想要把食物和水塞給士兵,但他們隨后驚奇的發現,這些士兵居然都謝絕了他們的好意,分文不取。
沒過多久,他們就從明軍將士口中得知,他們是隸屬于從福建打過來的閩浙總督的手下,這個閩浙總督是永歷朝廷新任命的,曾經接連擊敗數路清廷大軍。
溫州府衙內,蘇言恢復了主動投降的溫州知府王家梁的職位,在有了系統的兜底后,凡是從清廷投降的地方官員,只要平日里沒有貪贓枉法,惡貫滿盈,蘇言就不會罷免他們的職位,而這個王家梁自兩年前上任后一直兢兢業業,在民間風評還算不錯,蘇言因此就沒有對他動手了。
他如此兢兢業業可能還和清廷設立的分守溫處道和分巡溫處道有關,此二道道員的職責分別是輔助布政使和按察使巡視溫州與處州二府政事,在溫州城破后,兩位道員剛好在溫州巡視,然后就被抓了個正著,直接被投入大牢之中。
清廷的分守溫處道道員傅夢吁是鑲皇旗人,平日里就仗著他旗人的身份作威作福,欺男霸女,蘇言便下令將他從大牢里提出來,押到菜市口,號召全城百姓前來圍觀,斬首示眾。
在被從大牢里抓出來的時候,傅夢吁還顯得很是囂張,對著看押自己的士兵破口大罵,用各種難聽的言語辱罵,直到其中一名士兵受不了舉起槍托給他的臉狠狠來了一下他才終于閉上嘴。
因此,等他被押到刑場的時候,刑場周圍聞訊而來的百姓頓時哄笑一片,紛紛叫好,原來那傅夢吁的鼻子都被打歪了,整張臉沾滿了鮮血。
他聽到周圍的叫好聲時還想抬起頭用兇惡的眼神盯著圍觀百姓,恐嚇他們,但百姓哪里會懼怕一頭喪家之犬,紛紛拿起爛菜餿粥,朝著傅夢吁的身上砸了過去,以至于看押他的兩名士兵躲閃不及也被砸了一身。
傅夢吁沒有享受到和尚可喜一樣的待遇,在被宣讀了臨時寫出來的罪狀后,他就在劊子手的快刀下當眾梟首,頭顱懸掛城門。
同時,蘇言也讓鄭軍水師提督黃安返回福州,將中軍營與驍騎營運送到平陽縣,自己則在留下部分兵力守城后,率領主力離開溫州城,向甌江北岸的磐石衛城殺去。
磐石衛城是溫州城的海防門戶,蘇言自然不能容忍清軍還占據此地。
然而等他率軍繞過甌江,殺向磐石衛城時,此地的清軍卻已經人去樓空,明軍輕而易舉的占領了這座衛城。
根據居住在附近的百姓的交待,磐石清軍昨天晚上就已經撤離了衛城,他們一開始是向溫州城開去,似乎是想要增援府城,但是中途改變了去向,向樂清縣的方向撤去。
既然磐石清軍北撤,蘇言也沒有繼續追擊,他在衛城留下一百名步槍兵后,便返回溫州城,派出隨軍的錦衣衛外出將大明閩浙總督兵臨溫州城的消息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