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歷五年(清順治八年)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已時,明軍抵達錢倉山外。
身著紅色布面甲的蘇定遠策馬立于軍前,他眺望著錢倉山那郁郁蔥蔥的輪廓,抬手下令全軍停下,士卒換上盔甲,等全軍士卒都換上盔甲后,才繼續率軍前進,使明清兩軍相互進入了對方的視野范圍之中。
隨即,明軍就在清軍的注視下擺開陣勢,發起進攻的明軍除了一萬五千余正規軍外,還有四千余只身著號衣,手持小圓盾與長矛的懲戒營步卒。
將近兩萬的兵馬一字排開,從三個方向向背靠營地列陣的清軍包圍了上去,蘇定遠沒有忘記懲戒營的作用,他將后者部署在軍陣最前面,用以消耗清軍的火力。
戰斗伴隨著雙方的戰鼓聲悄然打響。
兩軍的炮兵率先展開攻擊,雙方火炮咆哮著將致命的彈丸送上半空,在半空中相互擦身而過,狠狠地砸進人群之中,走在最前面的懲戒營當即被砸得人仰馬翻,即便是堅固的盾牌和盔甲都擋不住火炮的轟擊,更不要說是他們那可憐的小木盾和單薄的號衣了。
頂著清軍的炮火轟擊,又在身后明軍士卒虎視眈眈的督戰下,懲戒營很快進入了距離清軍不到兩百步的位置,他們隨即主動發起了沖鋒,吶喊著沖向清軍軍陣,手持刀盾、長矛的明軍將士也緊隨其后,跟在他們后面小跑起來。
嚴陣以待的清軍也不管對方曾經是不是自己的袍澤,站在盾牌后面的鳥銃手、弓箭手當即朝著懲戒營射擊,只聽一道道爆竹般的槍聲伴隨著箭簇的破空聲,奔跑中的懲戒營就好似遭到了空氣中無形的拳頭一記重擊,前仆后繼地倒下了一片。
其余人見傷亡如此之多,也都軍心渙散,停下了奔跑的動作,他們想要向后退卻,但身后卻是殺氣騰騰的明軍,絕望之下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沖鋒,并在清軍鳥銃手和弓手的輪流射擊下持續有人倒下。
在懲戒營迎面撞上清軍軍陣,與站在第一線的刀盾手交戰時,懲戒營已經在持續的遠程火力打擊下損失慘重,他們也完成了為明軍將士擋住清軍遠程火力的任務,因此在他們與敵人交戰后不久便被擊潰時,后續跟上的明軍將士并沒有理會他們,而是直接踩著懲戒營的尸體,與清軍殺在了一起。
清軍以兩千滿洲鑲藍旗重步兵為中心,抵抗著明軍的攻勢,滿洲旗軍不愧是這個時代東亞各國軍隊戰斗力的天花板,即便是人數占了劣勢,在明軍的攻勢下仍然能夠穩住陣腳,與接受過系統加持的明軍將士打得有來有回。
蘇定遠沒有只讓刀盾手上前,他眼見清軍中軍的鑲藍旗重步兵表現得極為悍勇,便下令中軍與敵人廝殺的兵丁有序撤退下來,線列步兵頂上,清軍重步兵還想追擊,但才沖出去一段距離,就迎頭遭到了一陣齊射。
八百多名線列步兵在一百步以內的射擊威力直接射殺了近百名鑲藍旗重步兵,打得他們直接愣在了原地,就在他們反應過來意圖發起沖鋒拉近雙方的距離將線列步兵拉入近戰時,第二輪、第三輪齊射緊隨而至,連續三輪齊射直接就射殺了近三百名滿洲戰士。